学校网站 ENGLISH

以我绵薄之力,续写双奥情缘——中国农大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综述(上)

2022年03月22日 浏览次数:

【专题】大美农大连冬奥 虎年一起向未来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摔跤馆中师生的辛勤劳动,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国家体育场师生的辛苦付出。相隔14年,两届奥运会,农大人都参与其中,在用辛勤付出为两个奥运、双奥之城增光添彩的同时,也让双奥之校的名片愈加闪亮,为2022年的开局增添了一抹亮色。

今天,我们聚焦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369名志愿者们,重温他们的故事。

赛会志愿者:辛勤服务的“企鹅”和“小冰棒”

时间拨回到2月13日中午,延庆赛区,纷飞的大雪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外飞舞,室外的气温让路过的人忍不住带上棉衣上的帽子。在这样的天气里,生物学院的刘嘉芳和动医学院的王丹作为志愿者已经在室外工作了3个多小时。雪下得很大,刘嘉芳梳着马尾辫,头发上盖着一层雪,变成了白色,因为衣服主体也是白色,几乎和环境融为一体。王丹想帮她清理一下,她说:“不用,即使清理了,一会还会落满雪。”

2月13日,延庆,王丹和刘嘉芳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提供交通导引服务

王丹和刘嘉芳的工作是为乘坐班车的工作人员提供交通导引服务,虽然辛苦,但是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主转播商工作人员扎·戴维斯就亲切地称呼志愿者们是“企鹅”,他解释说:“你看他们一身蓝白色的制服,总是一起聚在雪地里,快乐、热情,就像一群可爱的小企鹅。”

王丹她们只是服务冬奥会的农大志愿者们的代表。据悉,共有231名志愿者服务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他们分布在场馆运行、交通、赛事服务、志愿者等16个业务领域。在场馆的日子里,112名志愿者服务于闭环外,119名志愿者服务于闭环内,截至2月20日离岗,每名志愿者平均服务时长208小时,共服务18场35轮比赛。

正式比赛前,部分志愿者还参与到了北京冬奥会的测试赛中。2021年2月,相约北京系列体育测试赛在北京冬奥会的3个赛区举行,12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他们也成为了最早踏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一批志愿者。从那时起,共有104名志愿者服务了3次冬奥会测试赛。

根据北京冬奥组委的安排,学校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志愿者主责单位,这也就意味着学校要对雪游龙志愿者承担“兜底”的责任,也就是其他学校志愿者出现空缺时,农大的志愿者要顶上。在承担这份光荣使命的同时,也意味着学校志愿者的人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动态变化中,很多参与培训的志愿者可能不能实际参与志愿活动。对此,师生们没有怨言,全力投入到相关培训中。据了解,学校一共招募选拔储备志愿者287人,最后有231人成为正式的志愿者,走进雪游龙,从事冬奥会的志愿服务。

志愿者们正在扫雪

接力帮观众送忘在停车场的门票,在下雪天清理积雪、提醒观众地滑,和“冰墩墩”一起活跃观赛气氛,用图文、视频记录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工作日常,把志愿服务的相关物资发到每一个志愿者手中……在场馆服务的日子里,志愿者们都在努力地工作。他们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自称——“小冰棒”。

我校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也得到了多方肯定,并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主流媒体数十次报道。2月20日晚,冬奥会主火炬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熄灭,在当天的冬奥会闭幕式上,2021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生徐正航作为6位志愿者代表之一,代表1.9万名冬奥会志愿者在向志愿者致谢环节登场,接受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新当选委员马丁·弗卡德颁发的灯笼,这也是对我校志愿者辛勤服务的充分肯定。

城市志愿者:不能看开幕式的冬奥会志愿者

2月4日晚,北京赛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即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在鸟巢北侧的奥森公园停车场,175号大巴车前,城市志愿者郭大海正在为参加开幕式的观众进行引导。

2月4日晚,郭大海在服务的175号大巴前进行志愿服务

郭大海是学校体育部的教师,他也是中国农大“ 双奥之校”的见证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作为工作人员,在奥运摔跤馆负责证件的审核和发放。14年后,奥运会再次来到北京,郭大海也报名参加了城市志愿者,实现了自己的“双奥”梦想。

与郭大海一样成为冬奥会城市志愿者的农大人还有134人。他们中既有像郭大海一样的老师,也有本科、研究生的同学们。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会志愿者不同的是,城市志愿者的工作主要负责鸟巢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观众的近段集结疏散工作,也就是负责帮助到场观众确定其所乘班车的最终停车地点,引导他们在观看完开幕式后能尽可能顺利便捷地找到对应的班车,顺利返程。

尽管工作地点基本局限在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区域,但是城市志愿者的工作丝毫没有松懈。在2022年1月他们进行了严格训练,共进行2场户外演练。城市志愿者们的服务时长也横跨了整个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从2月4日到3月13日先后6次圆满完成鸟巢近端集结疏散岗位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上级指挥部、观众等一致好评。

刘一达

刘一达是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192班的本科生,他也有自己的“双奥”之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铿锵脚印是刘一达对北京奥运会最深的记忆。2015年,当得知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他就想参与其中。2021年底,刘一达在得知学校招募城市志愿者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顺利录取后,刘一达和郭大海一样,才成为了一名城市志愿者。

2月4日晚的奥森公园停车场,往南不到2公里就是冬奥会开幕式的举办地鸟巢。城市志愿者们看着烟花腾空而起,却不能第一时间目睹开幕式的盛况,甚至因为树木的阻隔,连烟花都看不真切。对此,郭大海非常坦然,甚至谢绝了单位推荐他到现场观看开幕式:“我觉得,开闭幕式可以看电视回放,但服务冬奥的机会可能就这么一次。为了我个人的‘双奥情结’,也为了能为冬奥会做些贡献,我选择留下来继续做好城市志愿者。”

全校师生:志愿连着你和我

雪游龙的赛会志愿者、鸟巢外的城市志愿者,还有3位教师作为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住宿激励志愿者参与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中,这369位志愿者共同组成了我校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在前方的辛勤工作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各部门、学院的支持。

学校高度重视志愿者工作,从2021年春节起就组建起服务保障冬奥会志愿者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校有5700余名师生报名参加志愿者选拔,经过层层遴选,学校共选拔出231名赛会志愿者和135名城市志愿者,他们参与到服务保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各项工作当中。学校还选派30余名师生组建校内服务保障冬奥会工作专班,先后派出6个批次104名志愿者服务保障三次冬奥会测试活动。师生们极高的热情和勇担重任的气魄,展示了服务奥运的拳拳初心。

1月19日,姜沛民(右四)向志愿者代表授旗

学校领导高度关注志愿者,党委书记姜沛民出席1月19日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誓师动员大会,为志愿者饯行。党委副书记王勇4次出席志愿者迎送活动,见证志愿者出征和凯旋。

在做好冬奥会志愿服务工组中,学校突出党建引领,围绕引领青年志愿者共同上好冬奥思政大课为核心目标,学校开展了多样化的工作举措,以六个强化提升志愿者的六种情感,取得了良好育人实效。成立2支先锋党组织、4个工作专班等多种形式,探索构建了123456的冬奥会思政育人体系。

3月18日,学校成立“冬奥志愿有我·青春告白祖国”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农业大学青年师生宣讲团,宣讲团将作为学校党委理论宣讲团冬奥分团,在全校分享冬奥故事,同时筹备成立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共青团工作联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农科学子联合宣讲团,以进一步扩大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影响。志愿者们将冬奥会所知所感所悟,回馈时代,转化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源源动力。

记者:刘铮

摄影:欧阳永志

供图:校团委

编辑:马文哲

责任编辑:赵竹村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