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大食物观:端牢饭碗后,让百姓餐桌更丰富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总书记关心的民生事①】

开栏的话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刻把百姓冷暖装在心里,着眼人民所思所想、急难愁盼,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深切的人民情怀化作科学擘画、务实举措、为民行动,使城乡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方方面面展现出喜人气象。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的改善上。今日起,光明视野版开设《总书记关心的民生事》栏目,邀请各界干部群众回顾生活变迁、展望美好未来,共同感受新时代中国的坚韧不拔、欣欣向荣,人民的坚定信心、壮志豪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首篇,让我们从今年全国两会会场上,总书记强调的“大食物观”开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如何理解“大食物观”的深刻含义,怎样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让百姓餐桌更加丰富、更有营养?记者采访了基层工作者和专家学者。

既满足“量”的需求 也实现“质”的升级

除夕之夜,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昔日中国“最北贫困村”——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红村一派热闹景象。村民李金华正忙着准备年夜饭:油焖大虾、辣炒黄牛肉、糖醋罗非鱼……还有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

从家家户户的餐桌上,看见的是一个国家的发展。

“中国14亿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今年全国两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给大家算了一笔账。

“厨房、餐桌,映射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今天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美。”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俊增说。

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唐丽霞看来,从“粮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观”,进入新时代以来,总书记精准研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度重视百姓吃什么、吃得怎么样,也使我们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从食物结构的变化中,我们日益感受到老百姓‘吃’的变化。”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秦英林认为,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升级,多元、营养、健康已成为食品消费的基本要求,为农业生产、产业升级带来难得机遇。

“过去主要是以粮食为主、副食为辅,现在食物内容更丰富,不仅包含五谷杂粮、瓜果蔬菜、肉蛋奶,菌物性食物等种类也越来越多。”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神农科技集团食用菌产业首席专家、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院长常明昌说。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认为,树立“大食物观”,就要打好“组合拳”,构建新型食物安全保障体系,既满足人民对“量”的需求,也实现食物“质”的升级。

饭碗越端越稳,吃得越来越好

3月19日清晨,86岁的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程相文一如往常,戴上草帽,穿上白大褂,走进庄稼地。

“好种出好苗。只有捧出越来越多的良种,才能让我们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牢。”数十年来,程相文每天坚持下地。如今,他选育出的14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其中“浚单”系列已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

山东寿光,中国蔬菜之乡,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

3月20日上午8点,90后王聪按下遥控器,大棚外的卷帘自动升起,茄子棚顿时亮了起来:“茄子生长时,一株保留两个枝蔓,能保证茄子的质量和口感,更受消费者欢迎。”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电商直播间里,带货主播李旭瑛正在热情推介村里的木耳。

甘肃定西的土豆、江西赣南的脐橙、陕西洛川的苹果……“互联网+”让一大批特色产品“飞出”山沟,卖到全国,端上百姓餐桌。

我国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大量的淡水湖泊河流资源,水产养殖潜力巨大。

自山东日照东行百余海里,黄海冷水团中,“深蓝1号”深海养殖装备犹如襁褓一般,呵护着游弋其间的三文鱼。这个有两个足球场大小、重1500吨的八角网箱,实现了我国在温暖海域养殖鲑鳟冷水鱼类的世界性突破,并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渔业装备,将优质蛋白生产的主战场推进至深远海。

长江十年禁渔,给我国渔业养殖和百姓水产消费带来巨大变化。

在湖南益阳,养殖户龚智诚选择了科技感十足的养殖模式——“跑道鱼”。在几条数十米长的水槽里,水流带着鱼不停游动,像跑步一样。“这保证了鱼群的健康生长环境,同等水域面积产量比过去多了一倍。”他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全国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数量超过5.8万个;实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强化奶源基地建设,推进奶业振兴。

2021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产量13657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年猪肉产量5296万吨,比上年增长28.8%;牛羊肉产量比上年增长4.1%,牛奶产量增长7.1%,水产品产量增长2%以上……

“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吃得越来越好。”唐仁健表示。

多打大算盘、多算长远账

石家庄正定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四季采摘园区大棚里,种植户乔耀正给西红柿施用微生物菌肥。

“以前用化肥,土壤容易板结;使用微生物菌肥,西红柿含糖量提升了一倍,价格也翻了番。”他说。

有专家指出,在对待种植业方面,有的地区只算眼前账,忽略了长远账,影响了生态环保效益;有的思路固化窄化,忽略了粮食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优化……

“树立‘大食物观’,心中要装着‘大’,一切从保障群众吃好出发。”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表示,“必须多打大算盘、多算长远账。”

“不但要保障主食产品供给安全,还要保障副食产品供给安全;不但要开发陆地潜力,还要开发水资源潜力;不但要考虑人的口粮,还要考虑饲料用粮;不但要开发动植物潜力,还要挖掘微生物潜力。”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奇认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表示,“大食物观”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要因地制宜,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协调发展的食物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挖掘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质资源和森林、海洋食物资源潜力的同时,充分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放眼全球,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构建安全稳定的食物供应链。

“要充分利用好大自然的馈赠。”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说,“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我们将帮助百姓发展特色种植,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本报记者 张胜 李慧 陈晨)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李慧、高建进、陈晨、杨珏、王胜昔、王斯敏

《光明日报》2022年3月23日7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