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什么是“县域”?如何守好“两条底线”?来听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中的热词

新华社客户端 2022年03月0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马知遥、刘雅萱)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农业经济发展等话题热度不减,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带你读懂中央一号文件中的热词。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接受记者采访。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与以往相比有哪些亮点?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表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更务实、措施更强化、观点更新颖。

在内容上,这次“试点”“示范”“项目”“计划”“行动”等表达更为务实而细化。

在措施上,比如,去年就提出了“长牙齿”的措施,之前有“菜篮子”的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的省长负责制,去年在粮食安全上提出党政同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又在耕地上不仅强调党政同责,还强化为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将“软”措施转变为“硬”措施。

在观点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多处提到“县域”“粮食安全”这些概念。针对“粮食安全”,又提出“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等明确的新要求。

如何理解和守好“两条底线”?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而言是个永恒课题。何秀荣表示,粮食关系国计民生,大国必须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和基本农产品的供给,民生意义很大,保持一定的自给率非常重要。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关系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何秀荣指出,对此要警惕边缘户返贫,做好“五个一批”工程的后续工作。

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刘超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广大青年人才的参与和奉献。“引导青年人才更好地致力于乡村振兴需多措并举,一要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二要解决好青年人才返乡的合理待遇、家庭保障等现实问题;三要加强跟踪服务、人才培养和干部选拔。”

什么是“县域”?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县域”。县域经济是乡村繁荣稳定、农业富强壮大、农村美丽现代化的蓄水池。

何秀荣指出,强调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县域经济不发达,就会使生产要素、劳动要素加速向大城市聚集。以前说,郡县治、天下安。中国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大城市,解决好都市圈经济“灯下黑”的问题,更要推动发展县域经济、促进生产要素流转,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刘超介绍,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相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将对产业振兴、人才回流、资金下乡等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农村三产融合”是啥?有哪些落实路径?

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业大县聚焦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

何秀荣表示,单一的农业生产难以使农民富起来,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推动三产融合,打通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环节,通过延长产业链来提升农产品价值。三产融合能够借助市场化盘活农村环境价值,带动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吸引乡村青年返乡就业,助力建设美丽乡村。(参与采写:孙晓、史子慧、张泽文、陈沁妤)

新华社客户端2022年3月6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