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农耕技术出海(上)/万里送良种 筑非洲粮仓

大公网 2022年04月12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图:唐丽霞(前排右三)和当地农户合影。\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袁隆平院士曾经说过,“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广袤无垠的非洲大陆,拥有全球约六成的潜在耕地,但同时又饱受着粮食安全的困扰。中国拥有5000余年的农耕经验,积累了现代农业改革的成功技术,用不足全球10%的耕地养育着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中非农业合作基础坚实潜力无穷。大公报今起推出《农耕技术出海》专题,通过中国农业专家援助非洲农业发展的点滴故事,讲述中非农业合作,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美美与共。

每年3、4月份,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广袤的大地。这时,人们会走上田间地头,播下一粒粒玉米种子。到6、7月份,随着收获季节的来临,一片片金灿灿的玉米陆续成熟。在这丰收景象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过去十多年间,在坦桑尼亚这片一望无垠的土地上,活跃着一群中国农业技术专家,他们不远万里带去中国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让玉米产量增长了2到3倍。这不仅帮助当地民众实现了丰产增收,也为非洲打造出了一个玉米粮仓。\大公报记者 葛冲

美丽的坦桑尼亚是迪士尼经典电影里狮子王的故乡,但也被联合国宣布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资料显示,坦桑尼亚有近80%的人口从事农业,玉米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过去,当地农民习惯于广种薄收,田地里玉米种植密度严重不足,平均产量约每亩49公斤到82公斤;而在中国,玉米的亩产早已达到了数百公斤乃至上千公斤。

几经努力 实践打破疑惑

十多年前,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还是一个典型的贫穷落后的非洲小村庄,这里唯一能够种植的作物只有玉米,可是产量让大部分村民连吃饱都很困难。2011年,中国在非洲的第一个村级示范项目“中坦村级减贫学习中心”在佩雅佩雅村设立。随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率领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带着玉米良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一次次不远万里来到遥远的非洲。

然而,万事开头难。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齐顾波至今还清楚记得十多年前作为李小云教授团队的一员首次到当地时的情景。当时,佩雅佩雅村的农民对来自中国的技术将信将疑,并不愿意改变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耕种方式。中国专家们费尽口舌,几经努力,全村人只有一人尝试着用中国专家们的密植增产技术种了一英亩玉米。结果,当地人们惊喜地发现,这块地一下收获了28袋玉米棒,而以前这样的一块地最多只能产7到8袋玉米棒。

声名远扬 超1500户采用

从未有过的产量让村民们惊奇不已,第二年,佩雅佩雅村全村采用中国良种和栽培技术,当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齐顾波向大公报记者回忆说,项目实施后,玉米产量增长了2到3倍,即便是干旱的年头,人们的食物摄入量也能稳定在“三餐”的量。一传十,十传百,中国的玉米密植增产技术,从2011年一个农民、一个村庄开始,逐渐拓展到十多个村庄,超过1500多户农民采用。

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唐丽霞到坦桑尼亚进行玉米援助项目的实地评估。她向大公报记者回忆说,当时一到坦桑尼亚,她惊喜地看到当地农户按照中国专家们推广的技术去种植玉米,不仅获得了丰收,解决了自己的粮食安全的问题,还增加了收入,有了钱付孩子学费、盖新房子、买新家具等,带来了整个村庄经济的活跃和社会的发展。

村里有一家小卖部的老板高兴地告诉唐丽霞,因为村子里的人们的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上升了,他过去一两个月才去城里进一次货,现在一个月要去城里进好几次货。

以前,当地人认为农业仅是勉强餬口的,把种子撒到地里就不管了,完全靠天吃饭;当口粮不够吃时,他们还要高价购买玉米。“如今,他们发现农业也可以给自己真正带来收入,认识到农业的多功能性,他们也开始有针对性地保存种子用于第二年生产,也学会了投资农业。”唐丽霞说,在村庄里随处都可以看到肉眼可见的变化:新房数量不断增加,不少人家安上了太阳能发电装置,村里各种各样的小生意慢慢时兴起来了,村庄里的农户们也愈加自信了。周边很多其他村庄的人们都纷纷慕名主动到村里来学习中国技术,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变得更加友好热情了。

大公网2022年4月12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