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亟需加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

人民论坛网 2022年04月2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11月24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明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办好国家实验室,在生命科学、能源技术和信息安全科研攻关等方面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的力量;同时将统筹布局“从0到1”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强战略长板,弥补关键短板,力争在集成电路、关键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的技术,紧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窗口期,以“数字智能技术—数字智能经济—数字智能社会—数字智能城市”为主线逐渐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培育形成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从目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科研主体和创新型人才的总体布局来看,北京不仅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具有国家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的科研院所,以及包括超算中心、全球算力500强的超级计算机以及凤凰工程、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一批大科学基础设施,而且已围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建设了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多家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了姚期智、王中林、王晓东等一批世界顶尖科学家,汇聚了众多创新潜力无限的“独角兽”公司和头部企业。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现实基础良好,未来可期。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北京要推动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不仅需要一批“顶破天”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也需要大量能够“顶天立地”进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设计与创新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创新型工程人才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是科学原理和产业发展、工程研制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工程科技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现代工程研究和设计早已成为前沿科技创新突破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内在组分。

从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来看,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引擎,但工程创新不仅是基础研究实现革命性突破的基础支撑和验证工具,而且也是基础研究汇聚形成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倍增器和能动力。当代战略科学家提出的众多大科学创新计划,如曼哈顿计划、探月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等,都离不开工程创新和创新型工程人才发挥的重要作用。世界著名的神经科学家,麻省理工大学前院长苏珊·霍克菲尔德教授曾预言,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融合时代——生物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时代。正如数字革命在20世纪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生物与工程的结合将是下一个创造奇迹的领域。事实上,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日益融合汇聚的新科技革命时代,不仅许多前沿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越来越多地得益于卓越的工程人才在解决具体技术和工程问题中开展的应用激发的基础研究,而且以大数据和智能化为主要驱动力而逐渐形成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正在不断突破科学和工程的界限,实现科技创新和工程创新耦合共生和协同创新,呈现出更高水平的“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

当前我国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遭遇“卡脖子”的事实也表明,缺乏一流的工程技术和创新型工程人才支撑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很可能使我们因为某些关键性研究设施和技术装备受制于人,而很难做出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也很难成就从0到1的关键性技术突破和系列颠覆性创新。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不仅需要高顶尖的工程设施和科学装置支撑或验证,更需要大量工程创新和创新型工程人才,借助于高水平的工程创新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创造性转换和应用,以形成全具有强大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的新型科技生产力。

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已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短板”

未来的科技创新竞争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基于物联网、自动化、机器人、可持续材料与能源体系、生化诊疗、大数据和人工作等现代科技与工程技术体系汇聚融合之上,呈现出高度的整合性、复杂性、连通性、智能化和颠覆性等显著特征,没有超一流的工程创新和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参与和支持,一个国家或地区很难在前沿科技创新领域保持持久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也很难确立起作为世界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引领者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地位。

如果我们将工程分为建造的工程和创造的工程,那我们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创新高地时对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就会变得十分紧迫。随着我国科技创新和工程建造能力的整体提升,我国在高速铁路、北斗导航、“天眼”探空、神舟飞天、量子通信等许多科技创新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逐步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充分展示出我国在世界科技创新领域中的影响力。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实践表明,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创新型工程人才支撑,或者说没有诸多杰出的科学家转身为卓越的工程师,展现出卓越的工程设计和创造才能,我们将在未来的科技创新竞争中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遭遇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的严峻现实,进一步凸显出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一些短板,如基础研究不足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增进基础研究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等尽快补齐短板,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前沿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要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也离不开包括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装置和仪器在内的工程设计与创新,也就离不开创造的工程或工程创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们需要补短板、强优势,最重要的是构建科技创新和工程创新双轮驱动、协同互促的体系和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迫切需要加快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近期美国基于21世纪科技创新竞争的新态势而提出的《创新竞争法案》,明确将工程创新中心建设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置于战略核心地位,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美国麻省理工和斯坦福等研究型大学和创新高地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科技创新活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他们非常重视面向未来的跨学科创新中心的建设,并依托这些跨学科创新中心实现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的学科交叉和会聚融合,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一系列具有颠覆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出一大批能够“顶天立地”的卓越的基础研究人才和创新型工程人才以及众多技术性企业家。

然而,目前我国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还远不能满足前沿科技创新领域对创造的工程人才或创新型工程人才的迫切需要,已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短板”。总体而言,我国工程教育仍以传统工程领域为主,不仅缺少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经济领域的布局,在信息技术、新材料、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人才缺口也很大。同时,在工程教育内容、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实践、重成绩轻育人等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尽管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尽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在不断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的经验实现从“工程技术”到“工程科学”再向“卓越引领”的方向转换,一些著名理工高校也在积极回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要,相继创建了未来科技创新学院和新型工程专业,但现行的工程人才培育模式总体同质化严重,主动面向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或科技创新前沿培育高端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意识不强,很难满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创造性地解决前沿科技创新面临的超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因此,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该重视高端工程创新和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以加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创新高地的打造储备高水平的战略型人才。

以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

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战略高度,明确将面向科技创新前沿和未来经济竞争的高端创新型工程人才培育作为“国之大者”,进行超前布局和总体规划,以优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人才结构和战略性人才培养及汇聚策略,整体提升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生产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面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工程需要,聚焦前沿科技研发和创新探索中提出的重大工程问题,依托一流高校的未来科技学院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设置相关领域的交叉性、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或人才计划,以培养未来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为此,必须推动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重视对未来工程制造者、设计者或发明者的培育以及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面向前沿科技革命和未来经济创新发展所紧迫需要的高端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对标首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迫切要求,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和产业的重大专项、重要工程和重要产品研发任务,前瞻性布局建设高质量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面向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精神,培养具备相关工程科技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创造性解决复杂工程技术研发及战略管理问题、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型的高端工程人才。

尽快适应强化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和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强自立的战略需要,加快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培育国家建设所需要大批卓越工程师。在确保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所需要的通用性和专业性工程人才的基础上,鼓励研究性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科学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及创新型企业共同设计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和实施培养过程,构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和快速成长的丰富场景和弹性工程教育体系,通过“探究性学习”或“做中学”等机制,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很好科学素养、洞悉前沿科技创新“痛点”,又具备工程设计能力、善于突破关键工程技术瓶颈,能够在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中顶天立地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为北京真正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端创新人才高地提供“第一资源”。

本文作者:

李建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首席专家和负责人;北京市科技社团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专家;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

潘建红,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社团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首席专家和负责人;北京市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专家;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人民论坛网2022年4月22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