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怎样理解“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理论网 2022年06月1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如何理解总书记对耕地保护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认识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牢牢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的重大战略意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以最低的生产成本和代价保障“有得吃、吃得饱、吃得健康”,为耕地保护提出明确的要求

“粮食、水和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粮食与水和空气一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和空气可以通过自然免费获得,而粮食生产凝结了人类的劳动,需要进行购买才能获得,因此,必须通过筑牢耕地根基,保障耕地是农田才能生产出粮食,是良田才能以最低的生产投入获得最高的粮食产量,才能保障以最低的价格满足人类的需求。 

保障食物获得可得性、可用性、持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基于全球人口增加与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等问题,不断调整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1983年指出,粮食安全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所有人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他们需要的基本粮食”;1992年提出粮食安全的四个支柱:“可用性、可获得性、稳定性和利用性”;2001年提出粮食安全的新定义:“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和社会上获得足够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饮食需求和食物喜好”。 

保障粮食安全应该具有以下五个目标。一是可获得性,就是能够以最低的付出获得粮食需求;二是可用性,就是获得粮食能够供给基本和健康的需求;三是可持续性,公平和健康的方式满足食物需求;四是在文化上追求适宜稳定性、可用性、可获得性的适当目标,面对环境波动,粮食系统在生态上具有稳定性和可恢复性;五是代际安全性,不仅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应该具有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 

我国耕地资源面临数量持续减少、永久基本农田稳定性降低和质量风险隐患增加等挑战

耕地数量减少趋势依然凸显。一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实有耕地19.18亿亩,比10年前的“二调”数量减少了1.13亿亩。二是现有耕地数量保护面临“非农化、非粮化、非食物化和弃耕化”挑战。城镇化发展带来耕地“非农化”的建设占用耕地依然存在,生态治理带来的耕地“非农化”呈现空间无序扩张趋势,农业经营过程中的耕地“非粮化和弃耕化”呈现加剧趋势。 

永久基本农田稳定性降低。依据“三调”成果,发现在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中,至少存在上亿亩果园、林地等非耕地,导致全国山区县普遍存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与耕地保有量倒挂的问题,有的地方甚至高达30%以上。 

耕地基础设施条件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灾害的抵抗力变弱。已有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低,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减灾能力不足。2020年南方大面积的洪水暴发,导致贵州、江西、重庆等多地的高标准农田受损,其中鄱阳湖地区受损面积最大,江西省至少有800万亩高标准农田受灾。 

守住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构建监管体系

要守住红线。优先启动“弃耕化”复垦工程,有序引导“非粮化”发展,严格控制“非农化”,实现从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的政策转变;严控耕地“非农化”,最大限度减少耕地资源刚性损失。禁止占用南方水热条件好、北方集中连片和山区及丘陵区坡度小的优质耕地资源。严格控制城乡建设新增用地规模、新增基础设施用地规模和线性工程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规模。 

要实施耕地质量保卫行动,根除耕地质量风险隐患。稳步推进东北耕地退耕、提升西南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的潜在弃耕地耕作条件等工作;稳妥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的退林还耕工程、严格控制新增果园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补充耕地质量提升整改工程;实施南方水田保卫战。适当压缩东北水稻种植面积,控制旱地改水田规模。通过降低大豆进口量,提升东北大豆播种面积,控制东北水稻种植面积,严格控制新增水田面积;严格控制南方水改旱规模,提升南方水田稳定性,稳定并增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 

要构建耕地保护与高效利用的监管体系。建立以适合“永久基本粮田”永续利用为核心,旨在推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口粮绝对安全为目标的“永久基本粮田”数量、质量、生态和布局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以提高饲料粮安全为目标的“粮-豆、粮-草、粮-薯、粮-果、粮-鱼、粮-菜”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耕地资源高效利用监控支撑政策体系。 

只有实现“农田就是农田,必须是良田”的耕地保护目标,才能实现“藏粮于地”目标,才能应对全球的极端气候变化、疫情反复和国际区域冲突,才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资源保障。 

[作者孔祥斌系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理论网2022年6月13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