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百年探索

中国社区报 2022年06月17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李浩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凸显出保障民生、化解风险、创新发展等治理效能,中国之治取得了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和充满生机活力的伟大成就,初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科学性与生命力。

探索历程

旧中国的基层治理主要依赖于封建社会的基层政权以及与此相互依存的血缘宗法系统。辛亥革命以后,这种宗法系统受到冲击,伴随着军阀混战,基层社会几乎处于崩溃状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罢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在建设基层政权中,非常注重吸收各革命阶层和同盟参与治理。对各民族、各党派、各阶级代表人物均注重吸纳,开创性地实行“三三制”,这是党领导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实现了党的领导与多方民主参与的有效治理格局。

社会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立之初,这一格局也延续到国家政权建设当中。但随着高度计划经济模式的建立,社会被整全性地吸收到国家管理中,形成了高度统合的管理格局,基层治理呈现单一全能的治理样貌。改革开放以来,公社制、单位制-街居制逐步退场,基层政权建设一时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迅速变迁,加之国外“小政府大社会”理论的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被弱化虚化,基层治理失灵。新时代以来,全国各地围绕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开展实践创新,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基本经验

治理的本质是指各类主体共同协商和处理公共事务,实现公共福祉最大化,也就是实现善治。中国古代大学问家荀况说:“彼国措者,非封焉之谓也,何法之道,谁子之与也”。荀子已经注意到治理问题主要是用什么思想、方法和依靠什么人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够始终坚持先进的思想作为根本指导,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党领导基层治理思想指南。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治国理政最先进的经验总结,同时也体现了对未来最科学的部署谋划。立足于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特点的判断,主要挑战和主要机遇的分析,先进的指导思想能够为解决矛盾、化解风险、把握机遇提供最科学的部署谋划。

中国共产党领导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够实现一核多元的合力效应。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最本质特征就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不断调整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发展需求的政策,鼓励和调动地方治理创新,最终实现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方参与,进而发挥合力效应的社会治理格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够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进入新时代,社区已经成为群众主要生活空间,成为基层治理的最基本单元,承载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社会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基层治理现代化才能落到实处。

对策建议

踏上新征程,深度的城市化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城市化,村庄类型分化持续加深,农业人口继续减少,城乡社会治理的二元体制将失去存在基础,基层治理的内容、组织结构和机制方法都将面临调整。与此同时,网络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基层智治提出更新的要求,自媒体时代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格局彻底改变,开放的话语平台和隐匿的信息源、交互快速的传播方式加大了信息真伪的辨别难度,要求基层智治在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上迅速适应形势发展。再者,新型社会风险的增加对基层应急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及多发的极端天气,以及各类次生风险使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必须提升社会风险处理水平和危机应对能力。

加强基层政权自身建设,明确基层政权核心职能。基层政权职能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在地方发展差异大以及分散决策的情况下,应以公共服务为核心职能,提升组织力和执行力。与此同时,深化共建共治格局,进一步加强区域化党建,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明确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权利和责任。加大力度培育社会组织,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基层志愿服务机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功能。

以深化配套改革为重点,构建充满活力的基层治理实践环境,破解治理“内卷化”问题。基层治理过程中高强度的资源投入、高频度的机制创新和高速度的技术加持,使得治理效果的效益提升成为衡量治理实践创新的根本指标,各级都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坐班制考核、痕迹管理、第三方评估、一票否决等监督考评机制不断将压力传导向基层,导致一方面基层负担不断加重,另一方面治理效能没有得到实际提升。需要扭转单向的监督考评方式,变自上而下为上下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考评的力量,完善民主参政的体制机制,避免基层治理形式主义。同时疏通制约基层治理的政策堵点,建立以市域为单位的基层治理队伍,明确第一责任人,杜绝基层治理官僚主义作风。与此同时,建立基层治理实践创新相关保障,完善干部容错机制,为实践创新营造良性生态环境,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社区报》6月17日3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