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在北京,成为一名农民丨泥土、阳光,与农业“朝阳”

新京报网 2022年07月1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2022年6月28日,通州区永乐店镇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宁国法扛着铁锹进入玉米地。

6月24日,宁国法和张晓恬穿梭于2米高的玉米试验田。每挪一步,都会惊起一片蚊子,他们对此已见怪不怪。

烈日下,排排“站”的玉米形成了不透风的墙,晒伤、中暑都是常有的事情。更早起床下地,更晚收工回家,虽然辛苦,但是他们并未因此减轻劳动强度。节节升高的玉米地,在他们看来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2022年6月28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的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宁国法和张晓恬拿着刚刚挖出的整株玉米。这些玉米将会被根、茎、叶分开,用作科研实验。

两人一边扒开茂密的植被,一边商量着得安排新一轮的除草了。由于最近雨水充沛,加上阳光照射,杂草生长速度太快了。

“农业生产并不佛系,需要抢时间,加上我们还要做实验,夜里忙到12点是常有的事。”宁国法早已经融入西槐庄村,成了一名地道农民。

2022年6月28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的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宁国法站在番茄大棚。

2022年6月28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的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张晓恬将整株玉米搬出,用作后期科研。

回想起刚到科技小院时,有些村民觉得他这么年轻,能种得好地吗?宁国法心里同样没底,“毕竟书本上学习和田地里实操还是有区别的”。但很快,村民们发现这个小伙子在种植西红柿方面确实有能力,宁国法也发现,种植其他蔬菜,村民的很多技巧、经验是他从未在书本上学习过的。相互间的“切磋”,迅速拉近了彼此。

2022年6月28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的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宁国法在玉米地测量玉米数据。

2022年6月28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的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宁国法冲掉脚上泥土。

村民的上门求助让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感受到了自己专业的价值,而将蔬菜进行线上销售,真正为村里带来了实打实的收入。

最近几天,张晓恬正在网上为西槐庄村农产品设计新包装。村民发现,这个每天都在村口收快递的小姑娘,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助力农产品销售。

2022年6月24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的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张晓恬将采集的农作物样本记录归类。

2022年6月24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的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宁国法忙着在网上寻找新的包装思路,村民在忙着包装番茄。

相比于传统的线下销售,张晓恬和宁国法正在尝试寻找更为精准的用户,将种植的西红柿卖给他们。“西红柿的品种和培育方式各有不同,相比于现在市面上的西红柿,我们的西红柿皮更薄,汁更充沛,擦一下就可以整个吃掉,口感酸甜绵软”。

现在的宁国法和张晓恬是农民,但不仅仅是农民。他们已经深度参与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物流运输等各个环节。

2022年6月28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的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宁国法和张晓恬正在整理番茄。

当年轻人带着新思路加入之后,农村也在悄然改变。这些“朝阳”,正在泥地、在大棚,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这一传统产业带去新的能量。

2022年6月28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的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宁国法等待张晓恬报告数据,他负责记录。

忙碌之后,抹去头上的汗水,宁国法总会随手挑一个西红柿,掸去尘土,一口气吃完。回到小院里,冲掉鞋上的泥,虽然身体疲惫,但是心情愉悦。

新京报网2022年7月11日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王飞 摄影报道

编辑 郑新洽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