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杜太生副校长出席“中德玉米磷”项目验收专家评审会

2022年07月15日 浏览次数:

7月13日至14日,中国农大张福锁院士与德国霍恩海姆大学Torsten Mueller教授共同主持的中德国际合作项目“粮食-饲料-能源玉米生产体系磷资源高效利用”(简称“中德玉米磷”项目)第一期项目总结会与第二期项目评审会顺利举行。霍恩海姆大学校长Stephan Dabbert教授和我校杜太生副校长分别代表学校出席会议并致辞。

71487f4abba5992ca6311b14e1f67ad

杜太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农业大学与霍恩海姆大学的合作,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四十年传奇,为促进中国农业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过去四年里,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中德“玉米磷项目”在培养高水平青年科学家和发表高影响力论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促进了中国农业大学7个学院和30名教授的多学科合作。当前,中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粮食安全、环境安全、乡村振兴是中国面临的三大挑战,发现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农业生产人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德玉米磷”项目一期项目为推动中国农业绿色转型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非常期待项目的二期合作,两校的长期合作使双方大学和国家均能获益。

“中德玉米磷”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是一个集农学、植物营养、动物营养、食品安全、人体健康、资源环境、工学、农业经济等多学科合作的国际教育研究项目,旨在围绕多用途玉米生产体系的磷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开展综合研究与高水平博士生及青年科学家的培养。2022年,项目已完成第一期(前4.5年)既定工作,进入第二期(后4.5年)的联合申报。为此,德国科学基金会(DFG)组织了9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双方合作、项目保障和参与博士生反馈等多角度进行为期两天的综合评估。

评审委员会围绕学术进展、国际影响力、共性数据库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两校配套经费支持等方面提出问题,中德双方主持人张福锁院士、Torsten Müller教授及项目参加人阐述了针对玉米全产业链磷高效利用的交叉学科研究进展及意义,并对双方博士生的培训和双导师制,以及对疫情前后双方如何通过不同的模式加强双方合作进行了说明。霍恩海姆大学校长Stephan Dabbert教授和农学院院长Ralf Vögele教授向评审团阐述了学校和学院的对中德“玉米磷项目”的保障条件和支持。

在第二天的双方博士生的反馈环节,评审团就项目的6个小组进行分组评审,两校第一期30名博士生们介绍了课题的进展,课题间的关联,以及自己如何通过这一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在学业和国际视野上得以提升的情况。随后,双方博士生还回答了评审团关于项目交流、双方合作及个人成长等问题。评审团对基于双方博士生依托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项目评审团对项目目前进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建议德国DFG继续资助“中德玉米磷”项目的第二期研究(2022.11-2027.5)。 

 

中国农大国际处冯伟哲处长、唐莹副处长,项目参与人刘学军教授、袁力行教授、王璞教授、何雄奎教授、程凌云副教授,德方项目参与人Ralf Vögele教授、Reiner Doluschitz教授、Marco Roelcke博士、Lilli Scheiterle女士及两期项目博士生130余人参加了本次项目评审会。

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供图: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