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郑文静扎根泥土,攻克水稻“癌症”——26载守望稻花香

工人日报 2022年07月18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刘旭

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癌症”,水稻一旦患病,轻则大面积减产,重则颗粒无收。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郑文静带领团队,6年扎根泥土,培育出带有抗病基因的品种,攻克了这一顽症。

26载守望稻花香,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9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研发水稻品种12个,新品种推广面积累计达3000万亩以上。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郑文静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农家子弟决心学农

郑文静出生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农民。

农家子弟考学大多都想跳出“农门”,可1992年,郑文静填报志愿时却果断选择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生物学专业。

母亲急了:“考这个学校,你就得一辈子种地。”

但郑文静却有自己的坚持。她的父亲患有严重胃溃疡,那是20世纪60年代因为忍饥挨饿留下的病根,看到父亲胃疼时脸冒虚汗、痛苦呻吟,她心里特别难受。

高中生物课上,老师讲到,大豆用γ射线照射,就能长成花生大小。“用了先进技术,粮食能实现高产,农民也会过上好日子,再不会有人像父亲那样饿出病来了。”郑文静想。

从那时起,她下定决心学农。

大学时,郑文静格外努力,成绩一直非常优秀。1996年,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实验室。5年后,她报考了沈阳农业大学,通过6年在职学习,先后获得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10年求学经历,为她实现培育高产品种的稻香梦奠定了基础。

向水稻“癌症”宣战

2010年,辽宁水稻主产区大面积发生穗茎瘟,有些田块甚至90%是死穗。看着一片片枯萎的稻田,郑文静心如刀割。

当时,农民对付这种水稻病的“土办法”就是大剂量打农药,这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会污染空气、土壤、河流,产出的稻子也会因农药超标影响百姓健康。

郑文静知道,根治办法是利用抗病基因改良水稻品种。但发掘一个基因至少要10年,且难度很高,多由中国科学院等“国家队”领衔,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很少去啃这样的“硬骨头”。

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郑文静决心向水稻“癌症”宣战。这年她36岁。

为了找到抗原材料,郑文静在田间一垄一垄地仔细调查、筛选,终于在东陵区大庙子村试验田中发现了两行30株完全没有染病的水稻,这让她看到了攻克稻瘟病的希望。

这个水稻品种名为“港育129”,抗谱达98%以上。郑文静团队将其与产量很高但抗病性较差的“辽星1号”进行杂交,基因发掘工作由此开始。

农业科研人员的试验室就在农田里。春天是插秧季节,虽然试验田面积只有几十亩,但一个池子稻秧插多少株、每个品系插在什么位置都有讲究,只能手工操作。虽然插秧时雇了当地农民,但科研人员同样要站在冰冷的水田里指导。年复一年,郑文静患上了膝关节炎和慢性肾炎。

北方只能种一季稻,为了加快进度,冬天,郑文静就在海南的基地继续试验。那几年,她的春节基本都是在海南的稻田里度过的。

经过6年奋战,2016年,郑文静团队成功发掘一个名为Pi65的抗稻瘟病基因,带有该基因的水稻品种“辽粳168”于2017年通过审定,当年11月,“一种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65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育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这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关注。论文在国际期刊发表后,被引用163次。郑文静将这一研究成果无偿分享给了8个省的24个农业科研单位。

女儿成为“农二代”

郑文静不仅要在事业上做出成绩,在培养孩子、照顾老人方面也倾力付出。

为了方便照顾患有慢性病的父母,郑文静买来医学方面的书籍研读,掌握了基本医疗知识,还学会了注射操作。

为了不缺席女儿的成长,郑文静在田间、实验室工作时,常把女儿王依然带在身边,让女儿在一旁学习或者玩耍。女儿放暑假,正是她在稻田查看水稻发病情况之时,女儿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在稻田里钻来钻去,小脸被晒得通红。

“如果要学农,就得这样风吹日晒,你能行吗?”郑文静担心女儿吃不了苦。没想到女儿却说:“可以啊,我觉得在田间地头很有意思。”

2019年,王依然考入武汉大学,所学专业也是生物学。母女俩通电话时,经常进行“学术交流”。

眼下,王依然正准备考研,专业依然还是生物学。“我想成为像妈妈一样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她说。

《工人日报》2022年7月18日5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