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百年足迹(5):第一次国共合作

前线客户端 2022年07月04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在广州市文明路215号大院,一座仿罗马古典式砖木结构建筑的钟楼格外耀眼。据史料记载,此处原为广东贡院所在地,后在1912年改为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国民党“一大”)旧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开始第一次合作之后,一场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革命力量的革命运动便席卷了中国大地。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钟楼礼堂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军阀割据和混战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现象。中华民族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打倒列强和军阀的统治,进行一场变革现状的大革命。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存在,少数人的孤军奋斗或分散地各自为战都难以把他们打倒。打倒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取得革命胜利,只凭中国国民党或者中国共产党一党之力无法完成。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到中共三大,全国党员人数也只有420名,总体力量比较弱小。另一方面,当时号称党员人数达30余万的国民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党内部成分庞杂,缺乏有效的组织性和战斗力。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国共两党的主要领导人逐渐认识到:只有彼此合作才能解决主要矛盾,真正实现救国救民。由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成为当时国共两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共同需要,成为解决近代中国主要矛盾和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提出“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的原则。但是,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屡次失败、敌对力量逐渐壮大的事实,使党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阶级虽有坚强的革命力量,但人数相对较少,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革命无法走向胜利。正是这种现实情况和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开始采取积极的步骤联合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

1922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第一次公开承认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并主张同国民党和其他民主派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实现了中共在革命统一战线策略上的重大转变。同年8月,中共西湖会议的召开和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加入国民党,揭开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序幕,并为党的三大确立国共合作的策略奠定了基础。1923年6月,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党的三大之后,国共合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中的浮雕《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钟楼礼堂召开。据记载,当时大会的海内外代表总数为196人,实际出席为165人,其中有23人是共产党员。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在事实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时,大会改组国民党组织,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由此,国共两党实现了“党内合作”,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以后,大革命之火迅速点燃并蔓延到当时中国的每个角落,中国革命迎来了新的局面。在此之后,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工农运动的蓬勃兴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而且,通过此次合作,不仅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党员由1923年时的400多人,增加到了1927年时的5.7万多人;中共领导下有组织的工人发展到283.8万人、有组织的农民发展到了982.9万人。另外,共产党派一部分干部到黄埔军校任职,并建立支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军事人才,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第一次国共合作,使作为一支新生政治力量的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壮大。

1927年,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经验教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第一次国共合作使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锻炼和考验,使它拥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钟楼礼堂一直备受各界关注。1984年,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钟楼礼堂被原样修复。1988年,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钟楼礼堂和革命广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之后,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驻足。他们或是聚精会神地观看当年会场的摆设,或是驻足聆听国共合作的讲解。作为了解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钟楼礼堂,向我们诉说着百年前的革命风云和时代激荡。

(作者简介:李桂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研究员;约尔古丽,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前线客户端2022年7月4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