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士兵、老师、育种家:许启凤教授的“多面”人生

2022年07月05日 浏览次数:

许启凤教授(1929-  )

许启凤,男,江苏省宜兴县人,1929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著名玉米遗传育种学家。许启凤教授用18年的艰辛和执著选育出了玉米品种“黄C”,通过2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家专利的优质高产高效玉米品种“农大108”及其亲本自交系,并于200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荣誉奖;他还曾长期担任植物遗传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北京遗传学会第一、二届秘书长和理事。主编或参与编著遗传学教材、教学参考丛书、大百科全书、科普读物等著作。

他是一个士兵,童年饱受战乱之苦,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守护祖国的边疆;他是一位老师,善于接受不同的思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他还是一名优秀的育种家,坚毅、智慧、吃苦耐劳,克服重重困难培育出优良的品种。他的身份不断变换,但总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冲在第一线。他就是“农大108”培育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许启凤教授。

采访小组与许启凤教授合影

专访视频

夏末,雨后初晴,空气中带着泥土的气息,我们专访小组来到了许启凤先生的家。90多岁的老先生依然精神饱满,在我们阐明来由之后,他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说起了他的过往,恍惚间仿佛又置身于那段充满奋斗与激情的光辉岁月。

生于乱世,立青云之志

1929年,许启凤出生于江苏宜兴,少年时期一直处于抗日战争的炮火之中。10岁时,家乡彻底成为日本沦陷区。日军长期在这里驻扎,每到粮食熟了的时候,日本军队就来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吃光、杀光、抢光。所以只要听说日本人来了,乡亲们都胆战心惊四处逃散。

有一次日军扫荡时,许启凤正好发起了高烧,无力走动,家人来不及带走他。日军来势汹汹,三名士兵搜查到许启凤家里,抢走了所有的粮食和财物,临走时发现了躺在床上病怏怏的他,日本兵担心许启凤可能患有传染病,不敢靠近,使他逃过一劫。80年后许启凤回忆起这件事,仍心有余悸。

经过这次死里逃生,他对侵略者的残暴统治咬牙切齿,心中埋下了报效祖国的种子。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入国共内战,南京隶属国民党的统治区,内战期间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一车钱都换不来一袋米,年少的他眼见饱受饥饿之苦的民众,便立下了让全国人民吃饱饭的青云之志。

投笔从戎,赴朝鲜战场

1948年,许启凤考入金陵大学,1952年毕业后进入安徽巢湖的军垦农场工作。他非常喜爱在农场的工作,期间带领工人建立实验站,进行小麦评比实验,获得了大丰收,并在当年十二月荣获三等功。“我对当时部队的那种军事共产主义非常喜欢,官兵平等,大家都在一起。”许启凤如是回忆道。

朝鲜战争时期,他主动申请跟随部队到抗美援朝前线,后被分配到后勤保障部队铺设铁路,为物资的运输提供保障。战争是艰苦并且残酷的,许启凤所在班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志都牺牲了,一线作战部队伤亡更加惨重。回忆起那段战争岁月,许启凤神色悲伤:“我们这些在一个班里的同志,本来一起生活得很好,可能枪声一响,马上就见不到了。”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心中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支撑着他一直到战争胜利。

2011年许启凤教授(第四排左七)参加金陵大学北京校友会年会

踔厉奋发,育“农大108”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许启凤光荣回国,被分派到教育部的行政岗位,经过几年的工作,他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仍在科研上,便转行投入科研事业。1956年,青岛举办遗传学会议,当时的遗传学领域百家争鸣,米丘林学派和摩尔根学派争执不下,许启凤看完会议发言记录后,认为用“实验结果说话”的摩尔根理论更有说服力:“我觉得咱们搞科研的,还是要讲实际,实事求是。”这年,许启凤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师从摩尔根学派的李竞雄教授,从此踏上了属于他的科研之路。

许启凤对待科研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教育坚持“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教学精神。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所欠缺,便进入复旦大学、普渡大学进修,一边听课学习,一边做实验。许启凤把知识体系完善之后,继续回到农大,并开设遗传学课程。

许启凤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深耕玉米杂交种领域,先后培育了“农大101”-“农大108”等8个杂交种。这些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和广适等特性,还重点解决了玉米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低的问题。品种一经问世,便广受农民好评,尤其是新疆喀什地区的少数民族,不仅提高了当地的玉米产量,还使他们摆脱了癞皮病的困扰。

许启凤教授(右)在实验基地观察“农大108”果穗的表型

在玉米育种领域,“农大108”无人不知。它的成功离不开许启凤严谨的科研态度,也离不开他的苦心规划:“科研里面适当的安排、配置项目非常重要,你的科研课题不但要想着怎么突破,还要想着你的课题怎么生存下去、怎么继续下去。”许启凤一开始就高质量定位研究的目标,质与量并重,从改良品质入手,先易后难,采取短、中、长三步研究战略协调发展,逐步突破,最终获得成功。许先生严谨的科研态度,科学的研究规划,永远值得我们科研人学习。

许启凤教授(右二)在实验基地里

老骥伏枥,怀白首之心

60岁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的许启凤,科研上从未退休,仍然坚守在科研前线。“课题还没有做完,新品种还没有培育出来,我就不能退休。”在经费、人力资源不足的困难条件下,许启凤并不气馁,依然积极找寻解决方法——与大北农公司和怀柔县里种子公司合作成立了许启凤玉米育种中心。

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第二排左十四为许启凤教授)

200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左二为许启凤教授)

功夫不负有心人,“农大108”在2002年被评为国家一等奖。作为一名退休教授,他仍心系科研育种工作,学校教育事业,毅然决然将300万奖金交给学校,投入科研工作和学校建设当中。我们看到了许启凤教授心怀青云之志、对待科研的坚守,数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带进百姓家。

2009年,许启凤教授(右一)与妻子韩湘玲(右二)看望前辈朱岗崑先生(左二)

许启凤先生为祖国奉献了一生,奋斗了一生,充满热血激情又伴随艰难困苦。他将自己的热血和智慧挥洒在祖国大地上,保家卫国,教书育人,苦心科研,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故事将深深根植华夏土地,致敬“玉米人生”。

许启凤教授的生活照

供稿:农学院 刘迎 李可 林臻 刘紫林

供图:农学院

视频:离退休工作处 曲越 农学院 段博巍

编辑:李杨

责编:赵竹村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