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用“心桥”为乡村振兴架“新桥”——中国农业大学党外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纪实

2022年07月07日 浏览次数:

汇成同心圆,架起振兴桥。中国农大党外知识分子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对接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基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农大精神传统,诠释了党外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创新“科技小院”模式架起绿色发展连心桥

2022年初的云南,乍暖还寒,在大理古生村,民盟中央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大资环学院教授张福锁为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揭牌,旨在助力创建洱海流域水质保护典型和全国乡村振兴样板。

张福锁院士(右)在云南田间考察

在揭牌仪式上,张福锁勉励小院师生要“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与洱海保护相结合的3.0+版的科技小院模式,让水更清、让环境更美、让农民的日子过得更好。”

古生村科技小院已经是科技小院的第三个版本,这个诞生于河北曲周的“科技小院”模式已有13年的历史。

早在2009年,在张福锁和团队另一位主要成员九三学社社员、资环学院教授李晓林的共同推动下,第一个科技小院落户曲周县白寨乡,中国农大师生住进了村里废弃旧房改造而成的简陋小院。张福锁团队给科技小院定了一些规矩——两个字:“思”与“实”,即“头顶科技帽,常想心上田”;四零模式:为农民朋友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

效果很快显现,2009年,白寨乡1万亩示范田小麦增产65万公斤、玉米增产110万公斤,农民增收350万元,科技小院初战告捷。

如今,科技小院已经成为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480家科技小院遍及全国。

围着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在不断的发展中,从一对一的帮扶到产业振兴,再到乡村振兴,科技小院也在不断升级。

科技小院也获得了多方认可,2014年,依托科技小院培养学生的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8年,张福锁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党委书记姜沛民(左四)、校长孙其信(右四)看望北京平谷区西樊各庄科技小院的同学们

这个由农大党外知识分子创立的体系也在回馈着首都。2018年在北京市委统战部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中国农大承建的首家“北京科技小院”(统农001号)落户北京西邵渠村。3年来,密云、大兴、平谷等10个区先后建立了19家“北京科技小院”,打造了都市型乡村振兴的京郊样板。在学校统战部牵头下,即将在平谷建立科技小院总部,让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再上一个新台阶。

2022年3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联合发文,决定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张福锁和李晓林也将带领科技小院继续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让知识分子的“才气”接上乡村的“地气”

除草、整枝、采收尾果……2021年的隆冬时节,在贵州毕节地区的大山里,七星关区撒拉溪镇龙凤村的3300亩刺梨进入了管护期,中国农业大学民盟专家指导的3名研究生同学在梨园里忙碌。

2021年3月8日,民盟专家们带领研究生来到毕节,续写着中国农大党外知识分子和毕节持续了30多年的缘分。

毕节地处乌蒙山腹地,风光旖旎却曾极度贫困。1988年,国家正式建立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由8个民主党派中央同心帮扶。1989年起,时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中国农大水院教授常近时先后担任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常务副组长、总顾问。组织专家开展地下岩溶水自流式开发,争取毕节头步桥火电厂的立项与修建,推动隆黄铁路毕节路段的修建,常近时倾力参与毕节试验区的建设30多年。

常近时(左四)等到毕节考察

常近时为试验区工作准备了专用的笔记本,30多年来记录了整整20册。他先后出版《毕节模式》、《岩溶山区农村发展研究与科技示范》等书籍,将自己在推动试验区建设工作中的所思所想及工作提案汇入其中,留下了毕节发展模式的珍贵资料。

除了常近时,黄卫东、韩东海、高振江等一批党外知识分子陆续来到毕节,通过制订发展规划、开展科技咨询、落地科研项目等多种途径对毕节进行全方位帮扶,为边陲深山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2016年,中国农大民盟委员会将教授工作站建到了毕节市纳雍县,引入农业实用技术,开展林下生态养殖,全力助推纳雍脱贫。

中国农大党外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系统开展脱贫攻坚的地点还有河北广宗。广宗是国家级贫困县,有“百里沙带”之称,民盟中央常年对口帮扶。2014年,中国农大在广宗建立教授工作站,张福锁和民盟农大委员会原主委、动科学院教授赵兴波先后担任工作站站长。他们多次调研并综合考虑广宗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建议发展种养模式。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成为广宗立体经济产业的典型代表。

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前排右一)视察广宗教授工作站

中国农大民盟委员会为广宗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职近60位盟员,几乎全部到过广宗开展服务,助力广宗发展林下养鸡、大棚草莓、设施葡萄等特色扶贫产业,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中国农大党外知识分子“才气”接“地气”,不断产出“顶天立地”的科技成果。无党派人士、中国农大土地学院院长李保国带领团队扎根梨树十余年,投身于东北黑土地治理之中,创建黑土地治理的“梨树模式”;无党派人士、动科学院教授杨宁开创养鸡产业扶贫新模式,获得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九三学社社员、农学院教授赖锦盛带领团队挖掘两把属于中国的“基因剪刀”获得专利授权,打破了我国在基因编辑核心工具领域的技术空白……

深入调研、建言出力为乡村振兴铺路搭桥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民间流传着一个词“空难事件”,很多人乍听之下很难理解,无党派人士、人发学院教授左停在调研中听到也有所不解。

左停在论坛上发言

深入了解后他才得知,迪庆因为交通不便,居民多买摩托车出行,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深谷造成伤亡,这在当地被称为“空难事件”。由于伤亡多,就涉及到社会保险和意外保险的问题。左停多年来对四省涉藏州县进行跟踪研究,发现类似迪庆州这样的特殊问题还有很多,他据此撰写了一份社会保障应对贫困的政策建议,得到了国务院多位领导的批示,相关政策建议已获得有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回应。

左停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农业组成员、联系人。农业组的最大特色就是坚持到基层进行集中调研。

2019年起,无党派人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中国农大校长孙其信担任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农业组组长,同组的还有无党派人士、国务院参事、中国农大经管学院教授何秀荣。三年多来,孙其信带领农业组同仁,到河南、辽宁、贵州、上海等地调研,小组成员进社区、下农村、入企业、看现场,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也使得建言献策的质量更高。

孙其信在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经验交流会上发言

调研的过程是辛苦的,因为农业组成员都是兼职,要调研只能挤时间。2021年全年,孙其信带领农业组提交建言献策成果18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建言献策的不仅是农业组。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学者还作为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教育组、生态组成员,取得不少建言献策工作成果。很多建言献策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有的已经转化为政策推动实际工作。何秀荣获得中央统战部“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信息员”称号。

中国农大党外知识分子还积极通过政协渠道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工学院教授韩鲁佳持续关注职业教育。2021年,韩鲁佳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提案》,这份提案获得了全国政协2021年度好提案奖。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中国农大党委通过系列主题活动架起“心桥”带领党外知识分子服务社会。学校的党外知识分子争相建功立业,怀揣浓厚的家国情怀,心往一处想,汇成同心圆,用行动架起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桥”。

记者:刘铮

供图:姜萍萍、党委统战部、资源与环境学院、新京报

编辑:李杨

责编:赵竹村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