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相约美丽大理 来一场“智慧之约”——二○二二乡愁中国·大理论坛的专家学者共话乡愁 共商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

大理日报 2022年08月2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 本报记者 张婧怡 褚雪琴

一缕乡愁跨越千山万水,一方乡土留住深深眷恋。8月24日,2022乡愁中国·大理论坛在大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们相聚在美丽的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共同进行学术交流,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乡村治理现代化”主题,从“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乡村治理实践”“留住乡愁与文明协调发展”“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文明新形态”3个方面开展理论研讨。

在主旨演讲环节,专家学者们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作演讲发言,就各自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学术交流。

乡愁的文明价值及应对策略

周平(云南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乡愁是一种存在于乡村且积淀深厚的文化。与情绪乡愁不同,在乡土文化视角下的乡愁是一种处于农村生活场景中的文化,是活的、流动着的、合着生活节拍的地域文化,其现实表现是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

不论是作为乡土文化中的乡愁还是文明样式中的乡愁,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乡村发展中,作为文化形态的乡愁是乡村文明之魂;在现今的乡村振兴中,乡愁是连结城乡的文化纽带、情感纽带,是一种重要而稀缺的文化资源、文明资源;在着力打造的现代乡村文明中,没有乡愁的伴随和支持,现代乡村文明也无法建成。因此,在乡村振兴中,要重视乡愁的作用并积极对其进行发掘、重塑和利用。

一是要保护和传承乡愁。要对乡愁进行肯定性保护,即在充分肯定其价值的基础上,对乡愁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保护,避免乡愁被现代化侵蚀和破坏。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来促进乡愁的社会性传播,并对乡愁进行批判性继承。二是要开发和利用乡愁。要充分认识乡愁的文化价值和文明价值,将乡愁作为宝贵而稀缺的资源来对待。要对乡愁进行科学开发,包括对零散和生活化存在的乡愁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提炼、留存,同时还要对乡愁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三是要重塑和发展乡愁。既要充分肯定乡愁的文化和文明价值,也要看到它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或组成部分,其适应性是有限度的,不能任意夸大。同时,要创新乡愁的内容并对乡愁进行主动塑造,要把传统的乡土文化与现代乡村文明的要求结合起来,主动去概括、总结和提炼现代乡愁的核心内容。

乡愁何能不愁:乡村振兴中基层治理新形态

姜晓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根基,牢固国家长治久安基础,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中基层治理的宗旨目标。在探索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探索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治理双向互动;二是创新乡村振兴中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三是推进乡村振兴中基层治理的“行动计划”(例如,多样化乡村业态发展行动计划、全域型的乡村场景营造行动计划、人本化的乡村公共服务能力行动计划、高效能的乡村公共治理行动计划等)。

构建乡村振兴中基层治理新形态,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乡村美好生活服务体系,要注重“人的感受”“人的需求”“人的发展”;二是坚持“三共融三治”的乡村基层治理原则(共建、共享、共治,法治为本、自治为核、德治为要);三是坚持“集成创新”的战略思路;四是坚持“统筹推进”的实现途径,实现乡村高品质生活、乡村高质量发展、乡村高效能治理;五是坚持“望山见水”的乡愁生态体系;六是坚持“授权赋能”的乡村人才振兴体系;七是坚持“持续发展”的乡村治理创新扩散体系等。

乡村文旅助力乡村治理

孙若风(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文旅产业是内容产业,可纳入乡村治理运行机制,不仅有助于重建失落的乡村土地、乡村文化,还有助于强化脆弱的乡村文化治理。育民、乐民、富民是文旅产业的三个向度,“育民”是乡村治理的体现,与乐民、富民相结合,而乐民、富民体现了文旅产业的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进入乡村治理主流叙事的乡村文旅产业,是文化治理语言的生动表达,是文化治理边界的有效拓展,也将是整个乡村治理体系的更新优化。

文化治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在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促进法》将文化振兴列为五大振兴任务之一,可看作是对文化治理乡村思路的回归。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直接关涉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但也潜藏着助力乡村治理的功能,揭示、强调并发挥这一功能,有利于从产业、市场的角度强化文化治理能力,也有利于乡村文旅产业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乡村文旅产业如能发挥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将是乡村治理的创新,更是乡村文化的创新。

留住乡愁——现代化语境下的实践

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科资深讲席教授):

由于受到西方现代化、西方工业化、全球化的冲击以及其他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逐年流出,乡村人才逐渐凋敝,由此引发了乡村规模的不断减小,以及现代人“乡愁难寻”情绪的攀升。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现代化的语境下从农产品、生态环境、农耕文化等乡村关键要素方面去探索“留住乡愁”的路径。首先,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具有自身独特的稀缺性,我们需要重新去挖掘乡村的现代价值。其次,在挖掘乡村现代价值后,要把城市动能与乡村产业新空间发展结合起来,进而推动乡村的新发展。再次,可以从新农人、新农业等方面对乡村价值再生产,赋予乡村发展新的内涵。

乡愁不是空洞的概念,只有在现代化背景下再造乡村、发展乡村,通过乡村闲置资产的盘活、吸引城市动能进入乡村、在乡村引进新业态等诸多手段,探索乡村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乡愁才能再次“留住”,现代化语境下的乡愁才更“有滋有味”。

积极治理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徐勇(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社会治理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社会基础的变化给社会带来活力,但也为基层治理提出严峻挑战,原有治理体制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量社会矛盾产生并表现在基层,创新基层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成为时代呼唤,由此有了创新基层治理的地方探索。共同缔造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探索,这一探索发源于广东云浮“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形成政府、社会与群众“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随后在福建厦门成熟并推广,最后进入中央文件,其根本原因在于共同缔造回应了时代之问,有助于破解时代性的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并构成一种新型的基层治理范式,即“积极治理”。

积极治理有助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层社会特性,意味着基层社会治理不能简单照搬封闭的、静止的传统治理,基层社会治理要有现代化的特性,要以积极的方式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积极治理的理念并非空洞,需从具体事情和问题着手,找到切入点,让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共同缔造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发挥了政府治理的优势,又抓住了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将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有机衔接起来,形成了新的治理格局,具有可学习、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普遍性价值。

《大理日报》2022年8月26日2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