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小作物变身大产业——我国燕麦荞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中国财经报 2022年09月0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李忠峰

刚刚入秋,行走在河北省张北县草原天路西线,一路景色美不胜收。茂密的草甸上遍布着成群的牛羊和数不清的风车,时不时还会见到路边觅食的小松鼠——再加上难得的凉爽,令人惬意无比。

一垄垄笔直的耕地上,多种作物带状间作。红色的荞麦花、蓝色的胡麻花、白色或紫色的马铃薯花、白色的大豆花、淡紫色的蚕豆花竞相开放,色彩缤纷,宛如给大地佩戴了多彩的丝带。

这是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位于张北坝上的某示范基地。

“与单作相比,间作通过作物空间上的合理搭配,增加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了环境和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间混套作栽培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曾昭海表示。

近年来,曾昭海牵头的项目团队与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种子生产与质量控制岗位团队合作,在张北基地累计开展8项大田试验和3项室内微生物试验。其中,近3年,燕麦节水节肥丰产增效种植技术体系、燕麦间混轮作和复种丰产增效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等在我国河北坝上、内蒙古自治区、山西北部等燕麦主产区累计推广598万亩,可平均节水20%、节肥30%,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燕麦,俗称莜麦,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最高的谷类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燕麦发源地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史,种植面积在1200万亩以上,主要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

张北地处坝头,是全国著名的优质燕麦生产基地之一。依托燕麦种植优势和科研优势,张北大力发展燕麦产业,目前已开发出燕麦方便面、裸燕麦米、高纤维燕麦素等10多个产品,远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曾昭海介绍,团队依托张北基地,主要开展燕麦、荞麦、红芸豆、马铃薯等当地主要作物的生态高效种植模式构建,以及绿色栽培技术等方面研究。

近年来,该团队主推栽培技术,开展抗逆与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同时结合无人机遥感技术,开发新型种植制度立体监测,建立适合北方典型生态区的燕麦丰产增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并通过大面积推广,大幅提升燕麦绿色可持续生产,助力乡村振兴。

天路路边的间作种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燕麦、荞麦、胡麻属于留茬作物,收获后地表会有根茬覆盖,有助于减少风蚀水蚀;大豆、蚕豆属于豆科作物,能够通过共生固氮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节约化学氮肥投入,起到养地培肥的效果;马铃薯经济价值虽高,但是肥料投入大,易造成环境问题。等等。

“将不同作物按照一定比例带状间作,有助于机械化耕作、充分利用作物本身的特性,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此同时,带状间作各作物花型、花色、花期各不相同,有助于延长旅游观赏期,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臧华栋表示。

近年来,团队研创了燕麦节水节肥丰产增效种植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栽培方式带来的水肥浪费和环境问题,并在北方半干旱区建立了多个“乡村振兴驿站”,形成了“高校+地方科研机构+乡村振兴驿站+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乡村振兴模式。针对小农户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等问题,团队带领研究生推动“燕麦+”带状间作、抗旱丰产、智慧农作等一系列新技术落地,并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地企合作、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助力产业茁壮成长

间混套作栽培团队取得的成就,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助力小作物腾飞的典型案例。

今年2月,西麦食品集团与张家口市农科院正式签署生产经营“0805—56燕麦品系”永久授权。院企合作不仅帮助企业从育种、种植和生产源头上把关,也推动了这一小作物变身大产业。

“近年来,我们选育的‘坝莜14号’‘坝莜18号’等燕麦新品种在国内推广面积突破100万亩,助农增收2亿多元。尤其是‘坝莜14号’成为中国工程院的指定品种,助力云南省会泽县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2019—2021年,我们累计协助联系提供良种3000多吨。‘坝莜18号’在2014年就创造了世界旱地裸燕麦高产纪录,亩产达到了437.71公斤。目前,全国燕麦主产区约80%的品种都是张家口市农科院育成的。”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种子生产与质量控制岗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燕麦所副所长葛军勇说。

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后,在河北省设立了两岗一站,当地的燕麦产业发展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燕麦研究所所长周海涛表示,河北省两岗一站有2项育种新技术通过了鉴定与应用,期间共育成了26个燕麦品种;创新资源3000余份,丰富了我国燕麦育种资源谱系。比如,选育出“坝莜1号”“花早2号”“坝莜8号”“坝莜14号”和“坝莜18号”等品种,使张家口成为全国最大的裸燕麦米加工集散地、全国最大的麦片加工生产基地等。

依靠优良品种及坝上的高寒气候,张家口市累计认证了100.3万亩有机裸燕麦生产基地和61.5万亩无公害裸燕麦生产基地,年生产有机无公害燕麦原料20余万吨,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周海涛说。

随着新产品新技术陆续研发应用,曾经产品单一、技术陈旧、产品质量差、产值利润低的局面迅速改善。几年来,多家公司先后研究开发出燕麦方便面、燕麦面茶、燕麦叶茶、裸燕麦米、燕麦锅巴等10多个产品和新技术,使莜麦传统食品向机械化加工、工厂化生产迈进了一步。

据统计,河北省目前拥有燕麦加工企业200余家,其中,大中型企业50多家,投资超亿元的企业6家。2008年以来,全省两岗一站共取得各类验收、鉴定成果48项,其中育成品种30个,栽培技术4项,新技术4项,产品加工技术4项,制定各类标准26项。各类成果中,达到国际领先的4项、国际先进水平的4项。

稳定支持攻关产业重大问题

“体系组建前,由于燕麦是小作物,立项难、科研经费紧张,难以维持正常运行,产业发展步履艰难。”周海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回忆,全国搞燕麦研究的一度不足20人,但产业链各点又缺一不可,一个专家既要搞育种,又要搞栽培,同时还要兼顾加工技术研究,再加上经费短缺,燕麦产业长期处于低谷,无力与国外竞争。

“过去的燕麦研究人员都在搞育种,也造成了人力等多方面资源的浪费,而且各自育成的资源都为己所用,配套栽培技术没有受到重视,优质栽培技术和高产品种在全国产区的适应性不能得到很好的试验推广。”曾昭海说。

产业体系的成立,改变了这一切。

2007年,财政部联合原农业部启动建设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每年稳定投入资金,开展科技和财政管理改革探索。经过多年建设,体系建立了产业目标、问题导向、科技引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有效破解了资源分散、协作不力、科技经济“两张皮”难题。

目前,全国现有燕麦荞麦产业相关研究人员150多名,并成立了燕麦荞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育种与种子研究室、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功能特性与加工研究室,分工明确,真正形成了燕麦产业化研究的配套,科研实力大大加强。

“现在大家都同在一个体系,成了合作伙伴,每个人都把自己手里的育种材料拿出来共享,既缩短了研发时间,也加快了新成果的推广。由于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专家们免于频繁找课题、跑项目,潜心研究的创新氛围逐步浓厚。”葛军勇说。

“十几年前,我国燕麦、荞麦的规模型加工企业不到20家,产值也就十几亿元;如今,规模性的燕麦、荞麦加工企业就有150多家,全部企业的产值超过170亿元。可以说,体系支撑和孕育了产业的形成并实现腾飞。”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表示。

《中国财经报》2022年9月1日1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