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如何准确理解藏粮于技战略?

学习时报学习强国号 2022年09月1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提问:胡果雄 湖南省衡南县委书记

在之前的栏目文章里读到了专家关于藏粮于地内涵的阐释,请问,我们又该如何准确理解藏粮于技战略?

解读:林万龙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202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以2019年年底为标准时点,中国耕地总面积约19.18亿亩。但是,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66949.2万吨,相较于十年前,即2011年的58849.33万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了13.7%。过去十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来自两方面。一是单产的增加。2011年,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是5208.8公斤/公顷,2020年增加到5733.5公斤/公顷,增长了10.1%。其中,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单产分别增长了5.3%、18.7%和9.9%。二是播种面积的增加。2011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2980千公顷,2020年增加到116768千公顷,增长了3.4%。其中,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播种面积分别增长了9.9%、9.5%和12.2%。这其中,播种面积增加体现了“藏粮于地”,而粮食单产提升则体现了“藏粮于技”。因此,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藏粮于技”与“藏粮于地”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藏粮于技”的核心要义,是通过科技水平的提升来确保国家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理解把握“藏粮于技”,关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种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种业安全日益成为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支撑。要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其基础在于确保中国种业安全。以三大主粮之一的水稻来说,我国2021年平均单产达到474公斤/亩,在全球水稻种植面积前十的国家中单产水平最高,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作出了战略贡献。其背后发挥关键作用的,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水稻原创性新品种。相对来说,我国在玉米、大豆等作物种子的整体水平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则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大豆、玉米现在的单产水平还不够高,需要着力攻关,补足短板。在此需要消除的一个认知误区是,认为其他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畜产品的种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关。事实上,这些农产品种业水平的提高,就意味着可以占用更少的耕地、消耗更少的粮食生产出满足我们需要的农产品,本质上是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以生猪为例,我国目前生猪繁殖的效率和饲料转化率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左右,如果通过种业水平的提高,使转化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那就意味着生猪生产所占用的粮食或耕地可以减少20%。从目前来看,确保国家种业安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鉴定评价,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基因资源优势和育种创新优势;二是瞄准突破性品种选育开展核心种源改良创新;三是加强前沿育种技术研发,这是新一轮农业技术革命的竞争焦点;四是强化种业产业化水平,改变种业企业多、小、散、弱以及自主创新意愿不足、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耕地保护利用和农作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耕地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中低等级占2/3以上,障碍退化耕地面积占比高达40%,盐碱耕地达1.14亿亩,超过14%的耕地严重酸化。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还要特别重视耕作制度的改进和节水灌溉技术、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等技术领域的创新,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机智能装备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促进粮食增产增效。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从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1年的61.5%,十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但同世界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相比仍有提升空间。要稳步扩大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对高产优质良种、绿色生产技术、农业水土治理、农机农艺结合等关键技术进行突破。当前,我们在这个方面有非常大的潜力可挖。

“藏粮于技”还要有“大食物观”思维。“大食物观”的基础是粮食。但是,“大食物观”又不仅仅限于我们对粮食的传统理解。一方面,“大食物观”要求我们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大食物观”要求发挥资源禀赋、扩大食物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大食物观”是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的一次深刻转变,它拓展了传统的粮食安全边界,使我们从更广维度把握粮食安全。从“大食物观”思维出发,“藏粮于技”的“技”,就应跳出“米面粮油、肉蛋奶”生产技术的固有思维模式,充分挖掘资源加以利用,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依托新型生物制造技术,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构建过程可控、产量和安全更有保障的工业化、精准化农业,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建立确保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推广的体制机制。我国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队伍,但创新能力尚未发挥出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均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显著差距。究其原因,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推广的机制不活、管理不科学等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两方面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在市场方面,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要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快更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政府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设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形成国家地方互动联建、政府企业共享共建的平台体系,创新“揭榜挂帅”“赛马争先”等新型科研组织方式,培育、支持一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二是要大量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和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要加快健全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市场化农技服务力量、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与此同时,加快建设高素质农民队伍,让好的农业科技成果能出得来、下得去、用得上。

学习时报学习强国号2022年9月13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