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非凡十年 | 小技术中蕴含的大丰收大营养,藏在玉米、大豆中的中非合作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事业发展述评之五

2022年09月28日 浏览次数: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6月的非洲大陆东部,和位于东亚的中国气候不同的是,位于赤道以南的这里正在进入旱季,降雨逐渐减少,热带草原上的动物们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迁徙。

在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人们赶在旱季、雨季的交会时点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的瓦辛巴村,年逾古稀的皮比鲁卡正在用来自中国的豆浆机磨制豆浆。

把黄色的大豆洗净放在豆浆机中,按动开关,在一阵嗡嗡声中,机器一端流出了浅色的液体。皮比鲁卡好奇地看着豆浆机,这是他作为瓦辛巴村“2022年度最佳大豆种植户”第三名获得的奖品,他尝了一口被称为“豆浆”的浅色液体,忍不住称赞起来:“豆浆很好喝,完全出乎意料!”

皮比鲁卡是在年初开始种植大豆的,此前他从未接触过这种植物。他参加的项目是文科资深讲习教授李小云教授与莫罗戈罗省政府合作,在当地推动名为“小豆子大营养”的玉米大豆套种项目,这也是李小云团队扎根非洲大陆十多年来开展的最新项目,也是学校教师跨出国境,到国外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减贫的典型案例。

用“播种绳”推广的增产技术

李小云还能清楚地记得初见瓦辛巴村的样子,“我们刚去的时候村里没有通电”,那是2010年代初的事情,在十几年间,李小云和师生帮助当地“修了一个村民学习中心,现在不但通了电,而且还装了电视。”

2010年,在世界银行兼任坦桑尼亚办公室高级发展学家的李小云在坦桑尼亚发现,作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的玉米产量却非常低,平均亩产只有150斤左右,这相对于同期华北平原动辄亩产800斤以上的中国,差距无疑非常巨大。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距?经过调研,李小云发现种植密度不够是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发现了问题,剩下的就是解决问题了。李小云和同伴们选择了佩雅佩雅村作为试点,“小技术大丰收”项目也由此展开。

法图玛·穆卡姆巴在佩雅佩雅村生活了大半辈子,他发现来村里的中国专家很不同,他们异常关注村民们生活的细节,问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情况,最爱做的是下地观察玉米的长势。不仅这样,中国专家手把手地教会村民们怎样用最简单的技术增收,还帮助村民们改造村庄,教他们盖房子,教孩子们读书……

对法图玛来说,中国专家是不一样的。而对李小云他们来说,这些东非的村庄,陌生中却有些熟悉。

2018年3月,李小云教授与当地农业官员在当地调研农户情况

在李小云团队去非洲开展农业合作之前,很多国家都曾经对非洲进行援助,但是缺乏引进当地实用的技术。李小云表示,以前的援助者提供很多超越非洲发展情况的方案,这造成了之前推广的技术水土不服。为解决这个问题,李小云和团队成员提出了“平行经验”的概念,“就是考虑当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采用那些最简易、最朴素、最容易被当地农民接受和采用的技术。”

经过调研,李小云团队设计了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方案,这套方案考虑到农户普遍没钱购买化肥,设计了以合理密植、间苗、中耕除草保墒为核心的,不施化肥的旱作密植种植技术。因为没有灌溉,化肥的利用率很低,而密植和中耕除草等都是劳动密集,不要过多的使用外部资金,从而实现玉米在低水平基础上的提升。这是李小云团队首次到海外开展行动性的项目,让中国的农业发展方案在海外得到应用,探索中国发展方案在国外落地生根,也是团队去坦桑尼亚的初衷。

2018年2月,当地村民在进行密植技术拉线精耕细作

为保证项目实施,团队制作了“播种绳”,让当地农民可以直观掌握播种间距问题。“绳子每隔30厘米系一条彩带,用以标记播种的点”,现任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以下简称“全球学院”)执行院长的武晋教授曾多次在田地里,拽上绳子,手把手地教农户“播种绳”的正确使用方法,谈起绳子的使用方法,武晋如数家珍。

李小云团队推广的技术在当地获得了成功,在采用新技术之前,当地玉米产量在每英亩三百到五百公斤,亩产合五十到八十公斤。采用新技术后,亩产可以达到三到四倍。

从佩雅佩雅村开始,玉米密植增产这个小技术在莫罗戈罗省的乡村逐渐推广开来,目前已经有10余个村的1000多户农民用上了这个技术。在当地的农田里,时常可以看到鲜明的对比,采用新技术的农田,玉米整齐而高大,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结着饱满的穗子,而紧邻的玉米地里却长满野草,甚至遮住了稀稀拉拉的玉米。

目前,以玉米增产增收为核心的“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在超过一千户农民中玉米收成平均翻了一番,参与者的玉米收成平均翻了一番以上,当地农户们增加了收入,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情况都有所改善。“小技术大丰收”项目还曾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最佳案例。

变输血为造血的中国经验

打开世界地图,会发现中国和坦桑尼亚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了8000公里,即使以现代民航飞机的平均巡航速度900公里/小时计算,两国间的直航飞行时间也超过9个小时。在实际中,往返两国的人经常要在埃塞俄比亚、阿联酋或卡塔尔中转,这让整个行程拉长到15小时以上。在这个远离中国的国度,李小云团队遇到的困难还不只是距离。

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传统的力量非常强大,人们传统上形成的种植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从来没见过那样种玉米的,太复杂,也太辛苦了,投入的劳动,要多出来很多,但收益如何,尚未可知”,和很多村民一样,穆卡姆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新技术。

2015年7月,李小云教授与坦桑尼亚村民进行交流

在佩雅佩雅村推广技术的第一年,只有一位叫沙玛的执行官员表示愿意试一试。在按照中国技术辛苦耕作了一季后,沙玛惊喜地发现当年产量就提高了整整一倍。也是从那时开始,中国技术真的可以增产在佩雅佩雅村逐渐传开,尝试的人才越来越多。

在中国的扶贫经验中,怎样变输血为造血是扶贫中非常被看重的。李小云团队把这项中国经验移植到了坦桑尼亚,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坦方的主动性,让当地人成为主导力量。

坦桑尼亚佩雅佩雅村

为了帮助当地公共设施建设,李小云团队帮助佩雅佩雅村平整了村里的公路,建起了村公所,村民头一次有了议事办公的地方。在建设一些小型基础设施时,团队尝试让当地农民也参与其中,侧重传授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而避免过多的资本介入,也侧重带动当地政府人员主动来做这些工作。

当地人主动介入在村公所中就可以看出,佩雅佩雅村的村公所还是黄墙红顶的中式风格,从第二个村子瓦辛巴村开始,当地村公所就非常具有当地特色了,因为从外观设计到颜色搭配大多出自当地村民之手。

“这意味着,我们的项目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从这一阶段开始,我们刻意退后一步,让当地政府主导主动去做。”武晋说,第一阶段主要还是靠中国专家的引导,第二阶段时,他们开始注重当地政府的能力建设。

一方面,李小云团队邀请上级官员多次访问项目点,给村里的政府官员以执行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或在当地开展培训活动,或是邀请官员来到中国参观学习,实地观摩中国基层干部是如何“包村包户”的。李小云将其称之为“技术性经验示范”之外的“制度性经验示范”。

团队还积极聘请当地人担任农技推广员,以把中国的技术推广给更多的当地农民,目前,这样的农技推广员数量已经超过40人,累计覆盖人口超过2000人。

这样的合作也让项目能够更好地进行。

新冠疫情以来,中方团队到坦桑尼亚进行现场指导的行程暂停,只能定期通过视频、微信群聊等方式,和当地农业官员、农民交流,了解村庄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情况。但是项目的相关进展并没有停滞,甚至增加了新的作物。

固氮肥田还有营养价值的大豆

在坦桑尼亚常用的斯瓦希里语中,有一个词“乌咖喱”(Ugali),这是当地白玉米面做成的玉米糕。在普遍种植玉米的坦桑尼亚,乌咖喱是很多当地人的主食。但只食用玉米,会缺乏一些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比如色氨酸和赖氨酸。

2021年,“小技术大丰收”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李小云也在思考新的项目,也在思考怎样解决旧项目中发现的一个现象:中国技术在帮助非洲村民增产的同时,地力的消耗也变得更快。怎样才能恢复和维持地力?

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大豆进入了李小云的视野,富含人体所需营养的各种氨基酸,堪称“植物肉”,就蛋白质含量而言,豆浆的营养可媲美牛奶。这个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作物在李小云看来具有很多优点:“大豆既可以为人类提供营养,又可以养育土地,因为它可以固氮,非洲农民没有钱买化肥,玉米地年年种会消耗地力,通过种植大豆可以让土地产生更多的有机质。”于是,地力消耗和当地人的营养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也是基于此,李小云决定把中国华北地区广泛使用的玉米大豆套种技术引入坦桑尼亚。

由于有了10年项目推广的经验,中坦双方一拍即合,“小豆子大营养”的玉米大豆套种项目开始启动,并在佩雅佩雅村、柯泰特村、瓦辛巴村和马库玉村4个村子里选择100个示范户进行试点。

2022年6月23日,佩雅佩雅村,等待豆浆出锅的家庭主妇们

2022年1月,项目提供的大豆种子分发至示范户,由项目坦方协调人、村干部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种植和管理。到5月底6月初,大豆逐渐进入收获季。6月,莫罗戈罗省领导和项目坦方团队先后前往4个示范村,为“2022年度最佳大豆种植户”颁奖,并培训当地村民如何制作豆浆。

豆浆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马库玉村的最佳种植户获得者马温戈表示,豆浆的味道和牛奶很像,打算在家里和家人朋友一起加工、饮用豆浆。

61岁的柯泰特村村民亚当获得了该村“2022年度最佳大豆种植户”称号。亚当今年种了1英亩大豆,在品尝过豆浆和豆饼后,他打算明年将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2.5英亩。

师生在坦桑尼亚乡村调研后与当地村民合影

从玉米到大豆,在作物的变化中,不变的是学校师生扎根非洲服务当地的热情。谈起十几年工作的收获,李小云认为不仅是非洲当地收获了增产的技术,“其实这些合作项目和活动,给我们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我们学习到了新的作物种植系统,学习到了非洲人如何和缺水、缺化肥、缺钱做斗争,尤其是他们食物的多样性,如何更多地获取植物蛋白等等。这个过程也让我们更好地从全球视角、非洲视角去重新看待自己。非洲人是我们全球化的老师,在相互交流中,我们会接受不同的意见反馈。”

记者:刘铮

供图: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赵竹村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