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半月谈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新华社客户端半月谈 2023年01月0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工人对刚收获的红肉脐橙进行包装 郑家裕 摄 

半月谈记者 罗 江

在11月底举办的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进程中,数字技术应用正引领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赋能农产品品牌形象构建,提升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可及性。

产业链拥抱数字化转型

初冬时节,湖北省秭归县脐橙迎来丰收,并随着电商订单“飞向”全国各地。秭归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兰华锋说,秭归县培育电商企业2500多家、网店8000多家,发展出口备案企业12家、跨境电商17家。

电商赋能下,地方“土货”纷纷成为市场“尖货”,打通了城乡消费循环。“双十一”期间,京东平台数据显示,近1万种农产品成交额超10万元。在成交额最高的100件商品中,超过50%是新品。

新疆伽师县的新梅保质期只有1到2周。今年,京东物流新疆产地智能供应链中心在伽师县开仓运营,过去几十个人参与、需要6天半时间的采购、分选、包装、运输工作,如今仅需半天即可完成,运输成本也减少了20%。京东科技数智乡村业务负责人刘贤志表示,京东在生产、流通、整体营销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数智化”。

新华网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报告(2022)》指出,数实融合的大平台、大系统理念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全周期、全产业链,有助于农业实现从单环节智能化到“研、产、供、销”全链条数字化。

数字技术赋能品牌塑新

新消费时代,农业品牌需通过提升知名度、美誉度、诚信度,实现供给侧和消费侧的可信连接。新华网正联合上百家权威机构、科技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产供销企业,共同打造“溯源中国”产业生态矩阵,为品牌建设提供可信认证、可信传播、可信电商等一体化赋能服务。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所长姚磊表示,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周期可追溯,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的信心。

借力数字化突破地域局限,农产品品牌方能迅速提高市场认知度。熊猫指南发布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用“风味轮”评价工具,将外观、香气、滋味、质地分解成百余个维度,实现“用科学定义好吃,用数据呈现美味”。中国中化熊猫指南联合创始人马祎说,数字化正重构传统行业,让原本储存于个人、企业、行业内部的信息,得以跨认知、跨领域、跨区域地交互起来。

消费者需求也正被精准挖掘。“我们探索反向定制模式,帮助地方特色农产品提升销量和品牌价值。”刘贤志说,京东精准定位客户群体,指导商品在包装设计方面不断升级,反向设计客户需要的商品。

数字普惠金融引流“活水”

数字普惠金融也在缓解农业农村融资难题。蚂蚁集团创造的“大山雀”系统,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村信贷领域。农户在手机地图上圈出自己的地块,蚂蚁集团网商银行通过卫星图像识别地块的农作物面积、作物类型,并通过风控模型预估产量和价值,向农户提供额度和还款周期合理的融资服务。

蚂蚁集团社会公益及绿色发展事业群总裁彭翼捷说,“大山雀”已帮助近百万种植户获得贷款,网商银行也因此收获更多元、更广泛的客户。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近期发布报告指出,以互联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已成为县域农村金融的有效补充。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认为,我国金融机构仍待建立自主下沉、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他建议在促进乡村数字化基础上,打造产业生态圈、产业金融生态圈,提供数字产业链金融服务,推动乡村普惠金融服务与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融合发展。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24期

新华社客户端半月谈2023年1月9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