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评论丨抓好粮食生产是实现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基础

21经济网 2023年02月15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李春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贸易系主任)

李璐欣(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科研助理)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第1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建设农业强国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作为重点提出。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国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其中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是实现稳产保供的基础。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工程。例如,中央明确提出要实施新一轮的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吨粮田创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再生稻,明确提出要新增大豆油料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等等。

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逆境夺丰收,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和食物安全作出了中国贡献。

然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依然存在着不足和问题。一方面是饲料粮供需失衡。我国人口基数大,而我国耕地总量却在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呈现出不断减少的态势。人多地少的矛盾是制约我国饲料粮供给的一大瓶颈。而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居民对粮食消费的数量趋于下降,对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在增加,直接扩大了对饲料需求。另一方面是油料作物的自给率不高。我国是全球油料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国内油料作物种植规模仅次于粮食。我国不仅油料进口占其市场流通油料总量比例在六成左右,而且油料进口量占全球油料进口贸易比例也在五成以上。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农产品总值为2360.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022年出口农产品总值982.62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逆差达到1377.95亿美元。2022年粮食对外依赖度约17.6%,比上年下行1.8个百分点,但仍然较高。

由此可见,我国的粮食安全仍然面临潜在风险,必须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牢牢抓住耕地、种业、装备、植保四个方面。在耕地方面,要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部门联合开展补充耕地验收评定和“市县审核、省级复核、社会监督”机制,确保补充的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在种业方面,要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结合,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中去;加强管理,提升种子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与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在装备方面,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装备的补贴力度,鼓励和发展农机大户、专业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大马力、专业化、高性能农业机械的发展步伐;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延伸作业环节,增加农机具种类;抓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促进农机装备的优化升级和更新换代。在植保方面,要优化植保技术发展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发展农业综合经营,创新养殖经营模式;提升农民的素质,强化职业技能教育。

对照一号文件,2023年要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抓好粮食生产将从多个方向入手:一是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预防和防治病虫害,扩大小麦产量;二是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研究高产玉米;三是鼓励南方省份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使单季稻区变成双季收获稻区;四是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要种植模式包括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和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五是推行稻油轮作,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提高产量。

今年一号文件将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在疫情影响散去,世界经济和农业生产逐步复苏的环境下,必然将推动我国粮食生产不断增量提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21经济网2023年2月15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