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学院关工委指导本科第六党支部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强化青年学子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发挥学科专业优势,11月14日,食品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张世湘、团委书记杨婉若、党委组织委员侯春艳、副教授劳菲,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市农药检定所)吴迪、刘丹,以及本科第六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一行前往北京市延庆区北张庄村,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红色“1+1”共建活动。活动前,食品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宋岳镇,学院关工委副主任陈尚武等进行了行前指导。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北张庄村地处延庆区旧县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苹果种植条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民引入原产瑞士的苹果——“红色之爱”,受制于现实因素,新品种的苹果存在销售困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自找苦吃”精神,本科第六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村民打造村内苹果种植、加工、销售产业,促进村民收入增加和全村经济发展。

2.jpg

知农爱农,红心向党

北张庄村党支部书记高峰带领老师和同学们来到北张庄村的苹果林,50亩地中矮化密植的“红色之爱”苹果和“黄金维纳斯”苹果已完成收获,一筐一筐的红苹果在小院整齐码放。老师们考察调研了当地苹果亩产数量、种植面积、损耗情况、坐果大小等,以设计更适合当地生产销售的深加工产业链。通过本次调研,发现了北张庄村部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待深入探究解决。

1.jpg

集思广益,助农强农

本科第六党支部与北张庄村党支部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旨在帮助村民掌握更多种植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利用网络营销等方式扩大销售市场。支部党员马毓同学提出可以拓展网络销售人员,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销售额和利润。王宇翔同学提出可以拓展苹果的使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奶茶饮品,果茶加工等领域。劳菲副教授针对“红色之爱”的后续产品加工提出针对性建议,关工委副主任张世湘鼓励大家利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本科第六党支部的同学们也积极与村民讨论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案,帮助村民提升果品质量和数量。

通过本次红色“1+1”共建活动,学生党员增强了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切身看到了基层干部们的努力,明确了身为党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大大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供稿:食品学院

供图:食品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