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学院教师政治理论武装,汇聚服务强国强农事业高质量建设的强大力量,推进理论学习规范化常态化,10月25日下午,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学院、农学院、园艺学院在植保报告厅开展教职工理论学习“强国系列”讲座第四讲之科技强国。本次讲座特邀先正达集团中国植保开发负责人袁天文作“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先正达植保研发实践”主题报告。讲座由资环学院党委书记王雯主持。
袁天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三大压力,一是种植面积和结构调整空间有限;二是粮食结构性短缺,供给压力加剧;三是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造成粮食减产,并提出核心问题“如何用更少的自然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同时保护环境?”他强调,中国农业将迎来历史性变革,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支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先正达集团中国作为中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领导者,将引领中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担当农业价值链创新的驱动者。
袁天文表示,先正达集团具有丰富的植保研发创新实践,集团研发严格遵循闸门式研发管理体系,确保研发的效率。他强调,先正达集团研发围绕战略细分市场,保证研发方向的正确性及价值的最大化,产品的研发通过科学精准的化学设计满足未来农业生产的需要。
袁天文分享了“耕际空间”方案,直面当前种植者关注的土壤和根系的紧迫性需求,综合资源解决根际微生态的问题。其主要机理通过营造作物与环境的互动和谐关系为作物健康和丰收打下基础。袁天文所介绍的作物解决方案为研究技术如何实际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用更广阔的视角和更科学系统的方法解决这一系统性问题,保证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袁天文表达了为中国农业谋转型,为中国农业谋幸福的愿景。
与会人员围绕科研与应用、粮食生产与植保研究方向等问题开展了交流和探讨。参会教师表示,通过本次专题报告,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中国科技农业植保研发的现状与进展,增强了我们做大做强中国科技农业的信心与决心。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
供图:植物保护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