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农业大学·娴院博士教育基金“田野三度”奖揭晓,7位博士研究生获奖

2024年4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联合举行的中国农业大学·娴院博士教育基金首届“田野三度”奖励计划评审交流会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召开。申报人来自全国29所高校,16位申请人入围评审交流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7位同学获得“田野三度”奖励,来自贵州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9位同学获得入围奖。

“‘田野三度’奖励计划旨在支持博士研究生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激励青年学子‘自找苦吃’,在田野中解民生、治学问。”该奖励计划策划人之一、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原院长叶敬忠教授在发言中表示,“‘田野三度’奖励计划希望引领社会科学研究的经验性,强调在回应目前学术评价问题的同时保持学术评价的权威性。”

展示汇报分为四个专题。在“民族与世界”专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姚畅围绕“在社会运动不再热烈的今天,民间社会组织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以泰国北部一个民间社会组织为案例,展现了泰国社会结构性力量与行动主体的社会政治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与逻辑。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杨辛玥以藏族地区“售旧”行为为研究中心,通过观察藏族文化物品的收售过程,分析物品与人的关系在新时代的多方样态。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范玮的田野调查主题是“水族地区乡村治理”,他从萌芽型调查阶段、探索型调查阶段和针对性调查阶段详细介绍了其主要调研过程和研究成果。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郭先举主要关注中国对外农业技术援助项目的开展过程,并搭建了一个有关三方主体双重互动的分析框架予以解释其行动逻辑。

在“产业与市场”专题,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高源分享了她在三四年时间内多次深入云南苗族村寨的田野经历,观察了烟农市场参与的困境及其缘由,阐述了乡村精英浮现与烟农市场参与模式重构、乡村精英与烟农市场参与保障等关系问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周重礼的田野调查源于作者对“农业产业化迷思”的困惑,她四次穿梭在湖南和浙江之间,深入茶园工厂、政府企业,完成了村庄-政府-企业-工厂的全产业链、多主体的田野调研。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尹瑶以食物体系中处于零售端的大型新零售平台“盒马鲜生”为研究中心,通过对其生产端、流通端和消费端三个环节的深入调研,分析了“盒马鲜生” 这类大型平台对农业与食物体系的整合与控制逻辑,以研究其所驱动的农政转型与农政变迁问题。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斌通过对桂东地区茶镇2019年至2023年的跟踪调研,展现了田野与理论相碰撞的不同阶段对于“基层干部工作动力问题”形成、深化及解释的影响。

在“行业与性别”专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琪琛以观察者和工作者的身份,深入到人民法院和法官群体内部,他从“技术-组织”互动视角出发,研究了基层法院内部的运作模式,揭示了基层法院的智能化困境及其生成机制。复旦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郭靖雯研究了景德镇仿古青花瓷的制作知识与实践,她将历史之物、物质材料、知识与实践相串联,展示了古味之瓷的制作过程。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丽圆通过对月嫂群体的生活经历、技能培训、劳动过程、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调研,从“钱和情”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月嫂照料劳动与亲密关系之间的交织情况。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原璐璐运用口述历史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1950年代苏联援建中国的重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考察工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生产劳动、公共生活和婚姻家庭等多层面,分析国家动员、工业体制和父权文化在内的外部结构如何通过合力作用影响女性性别角色的转变及其蕴含的妇女地位和权利变迁。

在“发展与转型”专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陆兵哲通过对城乡规划编制全过程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聚焦于规划中的城市与乡村、技术与政治、总体性与地方性等议题,探究了城乡规划如何在多方社会力量的互动与博弈中被生产出来、又如何再生产了当代中国城乡社会的转型历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继文深入贵州“三农”新媒体团队及其所在村庄,一方面聚焦草根创作者的能动性职业生成过程,另一方面描画贵州传统村落如何搭上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探讨其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铮基于对南市近四年的田野观察,以观察者和工作者的身份,研究了基层党组织在权力结构分散和治理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构建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新模式。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唐成玲以“一个人的田野修行”为题,从田野挑战、田野发现和田野之外三个维度展现了生动的田野场景和互动,讲述了自己孤身前往贵州做田野调查的故事,表达了其对学术追求的纯粹和勇气。

“田野三度”奖励计划评选以长度、厚度和深度作为评价标准,包括“长期持续开展田野调研,能够为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提供充足的经验基础”“融入调研地域和调研群体,能够通过田野调研生动呈现复杂而鲜活的社会现实”“基于田野调研延伸学术思考,能够实现田野经验和学理分析之间的互动与转换”。

人文与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林涵主持会议。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乔运鸿会长介绍了“田野三度”奖励计划的发起和讨论、落实与行动过程,并充分肯定了第一届奖励计划周到的组织安排和严谨的评审标准。本届评审委员会由北京大学张静教授、吉林大学田毅鹏教授、南开大学张文宏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左停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6位学者组成,北京大学张静教授担任组长。主持人暨点评人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刘娟副教授、陈龙副教授、马学军副教授、瞿见副教授。

在点评环节,刘娟副教授提到“好的选题来自于田野,好的田野成就好的研究”,希望同学们反思自身田野工作的同时,多一些田野的想象力,努力连接理论和实践,带着更深的社会关怀去延伸田野思考。马学军副教授建议,同学们把田野调研与理论对话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调研的伦理问题。瞿见副教授提到了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的必要性,在体验和直觉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明晰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也是一种田野研究的打开方式。陈龙副教授强调,收集田野资料只是田野研究的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在“后田野”阶段整理所有田野资料、输入自己的“大脑图书馆”,最终输出真正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张静教授充分肯定了“田野三度”奖励计划的标杆价值,对于引领国内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田野具有重要意义。她指出,一项好的田野研究,不能仅停留在足够长的田野时间上,更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录现象、讲述过程和表达感受上,必须找到有价值的、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问题,记录有价值的事情,并基于田野材料找到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才能显示出研究的厚度和深度。“田野三度”的评审标准和目标设置非常高,尤其是厚度和深度,它们决定了田野长度的意义和价值。

16位获奖同学分享了他们申请“田野三度”奖励计划的心路历程。他们表示,这个奖励计划提供了一个再次回顾和思考自己田野研究过程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让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在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家作田野研究的同学能够聚在一起,既感受到不同学科的差异和魅力,又能学习彼此的田野延展度和深入程度,相互启发,收获很大。

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熊春文教授感谢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对学院的信任与支持,并表示学院有信心把“田野三度”奖励计划办好,打造成引领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品牌。同时,他高度肯定年轻学子们的田野研究,希望今后每一届的“田野三度”奖励计划入围者和获奖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结机制,形成学术共同体,展示出扎根田野、扎根现实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以期发现和分析中国的真问题,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变迁贡献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媛

农民日报客户端2024年4月18日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