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专题集体学习

9月11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3-12次专题学习会,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专题集体学习。党委书记钟登华主持学习会,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重要致信并讲话。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会。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关爱、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特别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致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师生的亲切关怀,寄托着对新时代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殷切期待,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家精神,从六个方面全面完整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一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二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三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四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五是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六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鲜明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从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到明确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充分反映了新时代新征程,对加快建设“躬耕教坛、强国有我”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新使命、新要求,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大待遇保障力度,完善荣誉表彰体系,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要求,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热潮。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习,强化示范带动,抓好学习宣传。各级党组织要层层推动,紧密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结合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加强对教育家精神的阐释宣传,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列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研究重要内容,发挥马院等学院和重大研究平台作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深刻论述,进一步健全重大理论宣传阐释工作推进机制,不断推出一批理论阐释成果。加强师生学习宣讲和氛围营造,学校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深入全校各师生群体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各部门、各单位、各院系广泛开展干部师生学习。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教育家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发挥校园媒体优势,精心组织新闻宣传,营造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浓厚氛围,推动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会议强调,要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各项贯彻落实工作落地见效。切实抓牢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协调整合相关资源,不断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工作大格局。坚持高位引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广大教师牢记总书记嘱托,勇做解民生的先锋、治学问的先锋、育英才的先锋。加快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实,坚持引、育并重,全面系统推进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发展,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全职业生涯周期的支持服务,优化支持教师发展和鼓励创新的生态环境。加强为教师办实事、解难题,密切联系一线教师,真情关心关爱教师,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为教师解难题、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不断激发教职工立足本职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更好服务教师职业发展。更多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问题。加强对老教师关心关爱,拓宽离退休人员服务渠道。持续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让数字技术为全面育人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供稿:王珊

编辑:王美璇

责编:赵竹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