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全面贯彻2023年度学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好学校重点工作,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奋进2023”专栏,一一解读“八项提升行动”和“两项倍增计划”。
【行动解读】
“宣传和文化工作提升行动”的主要目标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上级和学校党委工作要求,始终聚焦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和文化工作的五个战略目标,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在落实首要政治任务上久久为功,统筹校内校外,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在讲好农大故事上集成创新,加强“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主题宣传,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在传播能力建设上攻坚克难,形成校内校外、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力争社会评价关键指标倍增、跃升;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擦亮品牌,以“三色”文化和“农大精神”鼓舞师生、激励师生,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促进校园文化更加繁荣发展;在宣传和文化阵地建设上,加强更新升级提升,优化结构功能环境,不断实现新平台、新体系、新布局,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
实施“宣传和文化工作提升行动”,一是要着力争创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高校样板。打造宣讲活动品牌,选树典型经验,构建特色平台,推出精品案例。二是要着力讲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农大好故事。打造世界一流大学新概念,推动“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重大宣传。三是要着力打造新一代校园主流媒体传播体系。实施学校新闻平台优化升级,做强做优做精“三微”,打造校园媒体集群。四是要着力拓展社会主流媒体宣传工作新格局。加强社会主流媒体战略合作,开拓重点地域新闻宣传,拓展重要新闻平台。五是要着力健全校、院新闻宣传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新闻质量技术攻坚,创新新闻策采编发模式,打造新闻宣传新生态。六是要着力推动“农大精神”挖掘阐释和宣传。深入开展口述校史项目、学院史学科史工程和“农大精神”凝炼阐释宣传。七是要着力打造美丽农大“三色”文化新名片。打造“有故事的农大校园”,举办系列主题展、图片展,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八是要着力构建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展示新布局。优化博物馆展示体系,建立二十四节气展示平台,推动全媒体农耕文化宣传。九是要着力加强校园文化空间规划和氛围营造。实施公共空间展示硬件提升,推动办学成果精品展览空间优化提升等。十是要着力深化新闻宣传及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融媒体管理改革创新,建全社会媒体影响力、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机制。
按照行动计划,预期实现四大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是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故事,唱响主旋律,在全国产生积极反响。二是学校积极融入中央媒体和“中国教育发布”融媒体传播矩阵,学校全网粉丝数、校外媒体报道数量实现倍增,学校官方微信订阅号创造10万+爆款推送文章,推动实现学校融媒传播影响力大的跃升。三是融媒体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得到统筹加强,校园融媒体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推动校园文化优秀作品的网络传播,不断擦亮新时代新征程学校“三色”文化品牌。四是不断形成学校精神文化方面的系列成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农大精神”更加彰显,农大精神谱系和精神文化载体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和坚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
【一图读懂】
【基层声音】
由农学院党委主办、农学院党委工作室承办的党建刊物《初心》,是为加强师生理论学习而量身打造的,现在已经成为农学院师生理论学习、分享思考的园地,也是思想碰撞、话语交锋的天地,是心灵对话、文化传承的平台。
创刊以来,《初心》通过刊登的系列文章,鼓励学院师生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弘扬新时代精神,传播红色文化。同时以纸为媒、以笔发声,记录师生在农学院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点滴思考与深刻体悟。《初心》自2018年发刊至今,每季一刊,已经发行15期,共收录200余篇稿件,坚定了全院师生的文化自信,彰显了农学院悠久历史的文化魅力。
同时,农学院党委为挖掘和传承学院文化,弘扬老科学家精神,凝练发展成就,启动了“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资料采集工程,以口述史采访和资料收集的方式,记录“五老”前辈们的求学故事、科研故事、育人故事、人生感悟,在学院、学校的亲历、亲闻、亲见。
记者:田笛
供稿:农学院
摄影:田笛
供图:农学院
编辑:王美璇
责编:武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