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才会 |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守住粮食生产命脉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久生计,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期致力于推动土地学科发展、实现土地科技原始创新、支撑国家土地资源安全战略,以解决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土地资源难题、满足土地资源管理科技需求、推动行业发展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为根本职责,全面对接国家需求,瞄准土地科技创新国际前沿,致力于加强耕地保护,守住粮食生产命脉。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充分肯定黑土地保护的“梨树模式”,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牢牢践行总书记嘱托,坚持把论文写在黑土大地上,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和推广示范,为黑土地保护、夯实大国粮仓作出突出贡献。

一、取得成就及特色做法

1.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土地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高度重视人才发展,精心谋划布局,紧密围绕新时代学院学科发展定位、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深入分析学院和学科师资队伍现状,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近五年引进各类人才31人,其中杰出人才(教授)5人,优秀人才(副教授)17人,普通人才(讲师)9人。引进人才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引进人数占学院专任教师总人数的36.9%。引进人才中有4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1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人才。

曾也鲁教授是学院在2021年通过“315人才引进工程”引进的杰出人才,于2022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曾也鲁教授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卡内基研究所、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全职担任博士后及研究科学家,长期从事植被荧光与辐射传输模型定量遥感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个项目,在包括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等顶刊在内的期刊累计发表SCI论文56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7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并被Science、NASA、加州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知名期刊和机构引用。入选遥感第一期刊RSE编委,自2020年起担任美国地球物理大会遥感理论专题主席,获第三届“李小文遥感科学青年奖”,受新华社人物专访报道,创立了GeoInsider硅谷遥感前沿讲坛系列。

图1.png

学院密切关注引进人才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将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纳入学院战略性发展规划之中,切实抓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后备力量,为学院的发展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发掘和培育有潜力冲击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的青年教师,选拔一批国家“四青”人才后备力量,在办公实验条件、科研启动费、研究生招生指标等资源配置上给予一定的倾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建立学术资源向青年人才倾斜机制,注重学术委员会、聘任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青年人才比例,遴选德才兼备的人才担任院系领导班子成员,让人才在学院治理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定期召开全院青年教师大会,营造全院上下共同关心青年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人才动力,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图2.png

2.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目标方向”。“四个面向”清晰指明新时代高水平人才队伍的使命担当,是新征程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

土地学院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点研究领域等方面,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致力于解决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卡脖子技术,围绕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态文明等国家战略开展社会服务。

2022年,全院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项,获批16项,其中12项面上,4项青年,获批直接经费765万元;获批项目数量与经费均创新高,与上年同比分别增加45%和44%;资助率达43.2%,位列全校第一。其中周虎教授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黑土地耕地保育和粮食产能提升协同的梨树模式创新与示范”。任图生教授主持申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薄瘦硬黑土地土壤水分养分库容扩增关键技术及示范”。

图3.jpg

土地学院在土壤学、土地资源管理领域具有传统优势,1993年,由学校牵头的“黄淮海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誉为农业领域的“两弹一星”。从河北曲周开始,中国农大的土壤专家在盐碱地上安家驻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土治碱工作,最终让不毛之地变成今天的米粮川。根据曲周经验,黄淮海平原盐碱综合治理启动,南粮北运由此成为历史。我院李保国教授自2009年以来,长期扎根吉林梨树县,在东北开展黑土地保护工作,于2020年7月作为 “梨树模式”的创建者向习近平总书记当面汇报工作,总书记充分肯定黑土地保护的“梨树模式”,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此外,土地学院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成效,不断完善评价、奖励、晋升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重视智库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强化产学研综合发展,开展继续教育,培养实用人才。学院与吉林梨树、河南邓州、内蒙古兴安盟等10个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实验站等,支持地方发展;与京东、苍穹数码、世纪农丰等20多家企业共建实践基地,解决实际问题,培育高端人才;向国家部委提出政策建议,每年20条以上被采纳;遇到旱涝等灾害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科学数据、出具分析报告。梨树实验站的建设发展,以及“梨树模式”推广得到了国家和吉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达7000万,每年运行经费300万元。2022年至2023年,梨树实验站争取到各类经费1420万元。

图4.jpg

二、经验启示

学校自2018年来,先后启动实施“315人才引进工程”和“2115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全面激发各级各类人才活力。土地学院积极把握学校政策红利,在学院五年快速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人事人才工作经验,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1. 树立人才强院理念。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原则,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顶层设计,把引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水准的优秀人才作为人才强院战略的核心。

2.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聘期考核等工作中,秉承学校分类考核、客观公平、便捷教师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3. 健全选人用人机制。选拔人才坚持品德、能力、业绩导向,破除“五唯”,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平台,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4. 建立人才保障体系。不断优化服务人才的工作体系,创新人才服务方式,探索人才个性化、人本化服务模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服务,全面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入驻加盟。

面向未来,土地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信心决心,转化为推进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凝聚共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务实的举措和更有效的工作,奋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以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供稿: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供图: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马文哲

责编:孟祥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