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坦合作:农业驱动减贫之道

中国科学报 2015年08月22日 报道浏览次数:

  西方援助非洲的问题在于经验差距太大,一个发展太高、一个发展太低,直接经验的分享是很难做到的。而李小云他们的项目尽可能把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业发展实际经验,而不是中国当下的农业模式介绍到坦桑尼亚。

  ■本报见习记者 王方

  非洲是一片热土。

  “中国的成长和发展是这个世纪及未来时间里的重大事件。我们在把握世界上需要知识和人才,视野的培养应带有全球性的责任。出国不只是欧美,非洲也不等于战乱、疾病。”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年后,我重新认识了非洲。”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坦桑尼亚政府提出‘农业第一’发展战略,对中国先进农业技术有强烈需求。通过农业项目合作,必将大大提升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生产水平,促进当地农户增产增收,巩固并促进两国传统友谊。”

  以农业为切入点走进非洲、走进坦桑尼亚,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坦村级减贫项目。

  农业增长孤岛

  坦桑尼亚是农业国,农业人口占80%,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1%。与其他项目相比,农业项目是最大的民生项目,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坦桑尼亚和撒哈拉以南大部分非洲国家情况一致,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基本没有实现工业化,那么在农业之外就没有太多的就业空间,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和贫困缓解,包括收入的提高和非收入如教育的改善等,需要依靠的主要产业是农业。”李小云表示。

  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武晋和副教授周圣坤在该项目中分别承担项目管理和实践执行工作,平均每年往返于北京和坦桑尼亚三到四次。周圣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非洲近80%的人口依靠农业,其发展的重大限制因素是农业,其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也是农业。周圣坤认为,只要解决了粮食问题,也就帮助解决了贫困人口和就业问题,是国民经济实现腾飞的关键第一步。

  “坦桑尼亚80%以上的人口在农业就业,如不优先发展农业,减贫和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研究非洲发展时将农业作为切入点。”李小云说道。

  坦桑尼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和减贫的驱动力。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农业呈现积极增长态势。在过去的10年里,坦桑尼亚国家粮食自给自足率达到了105%。然而,整体经济和农业的增长并没有显著地推动减贫。

  “坦桑尼亚农业发展与减贫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在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基本也是如此。这些国家在过去的十几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有的达到8%~9%。但在这段经济持续增长相对较长的时间段里,贫困率的下降却不明显。”李小云指出。

  农业部门内的增长无法使得大多数小农户从中受益。整体经济和农业内部都已经出现了一些“增长孤岛”。

  他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领域并不是能产生就业机会的主要部门。即便是能产生就业机会的部门,其在整个经济领域、在该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比例也比较低。与就业不联系,便与减贫不联系,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从2011年开始,李小云主持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坦桑尼亚村级减贫学习中心项目”,和团队成员一道,希望在坦桑尼亚实地实践和示范中国通过农业和农村发展实现减贫的经验,为坦桑尼亚乃至非洲提供如何学习中国减贫经验的实践案例,并使之成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东部非洲社区减贫中心的实地交流平台。

  平行经验分享

  事实上,农业合作一直是中坦发展合作中的重要领域。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政府就向坦桑尼亚援建了鲁伏水稻农场、乌本加农场等大型农业项目,在当时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2009年成立的中国援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为中坦两国农业技术合作交流的平台,成为所有援非农业示范中心中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在坦桑尼亚甚至国际上已经形成重大影响。

  吕友清表示:“中坦在农业资源和市场方面互补性强,双方扩大农业合作空间广阔,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技术在坦桑尼亚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而李小云所参与的村级减贫中心项目实际上是在执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项目。该中心的思路是不仅在中国国内传播减贫经验,还在国外通过实践来检验中国发展经验的有效性。

  “通过此项目,我们示范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尽管在那个年代,中国工业化程度也比较高了,并通过这个过程学习。这是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角度提出的。”李小云介绍,“与此同时,我们希望将此项目的链条延长,于是在科技部援外项目的支持下,引导坦桑尼亚当地大学、地方政府和农民三方合作,从而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

  为什么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经验?李小云表示:“我们注重于发展经验的平行分享。”

  他解释道,西方援助非洲的问题在于经验差距太大,一个发展太高、一个发展太低,直接经验的分享是很难做到的。而他们的项目尽可能把中国20世纪70~80年代的农业发展实际经验,而不是中国当下的农业模式介绍到坦桑尼亚。

  “通常使用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思路并不适合非洲,最起码现在不适合。”周圣坤说,中国的精耕细作农业,即以劳动密集型结合资本的农业更加切合非洲农业发展实践。“在资本非常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提倡劳动密集型发展。大量依靠劳动力和农民自由资源,加上农业研究、农业推广,希望通过科技和劳动密集的投入模式,提高农业的单位产出,探索一条可行的路子。”李小云表示。

  周圣坤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首先,非洲的人地矛盾不像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一样紧张,并不需要那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模式;其次,非洲目前缺乏高投入的基础性条件,坦桑尼亚农民的农业灌溉比例仅为3%,而中国已达40%以上;第三,非洲是当前世界上仅有的化肥农药投入极少的大陆,这里的农业生产不应该像其他地区那样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

  “我们提倡在小范围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耕作,通过可能的劳动力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劳动力投入获得产出的模式,对农民生计的影响、对大学本身的影响、对地方政府探索发展型政府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也是令人信服的。”李小云说。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徐秀丽认为,这个项目“关注民生,发挥民间外交的重要性,直接、有效,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通过少量的资本投入加上大量劳动投入和科技投入来实现农业的翻倍式增长。这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所在,这条经验已经在坦桑尼亚得到了证明。”周圣坤说。

  借经验之东风

  “我们的工作不是出来推广一个种子、一个技术,而是希望探索平行经验分享。用‘我’和‘他’之间差距比较小的技术作为载体,如密植、套作,探索中国发展经验、非洲发展经验如何相互融合,构建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框架。”李小云表示。

  对“我”而言,这不是严格的、系统的、设计出的项目干预,而是一种理论关怀。通过实践经验,看待中国成长和中国发展。“中国不断在海外呈现的具体事件和成果,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中国文明延续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始终关怀的。”李小云思考着。

  对“他”而言,不可能将别人作为项目的实验对象来做试验,而希望这个过程能产生政策影响。“实际上,我们在坦桑尼亚新一届政府内阁部长会议上作报告、培训、宣传,希望他们能作全国推广。”李小云说。

  在徐秀丽看来,非洲国家的减贫需要发育出内生的力量,外力在不同的阶段可发挥类似引子、协调、辅助等方面的作用。

  “类似坦桑尼亚村级减贫中心这样的项目,若需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可持续效果,则需要坦桑尼亚当地政府部门尤其是农业科技体系、小农、市场等各个相关力量的整合,而这也正是中国农业发展和减贫的重要经验之一。”徐秀丽说。

  因佩雅佩雅村减贫中心的成功经验,2014年2月,科技部启动了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他们于项目第二期在和莫罗戈罗省政府、苏科因农业大学及瓦森巴村的研究合作中就体现出了这种思路:启动当地力量,探究内源式发展与减贫的机制。

  吕友清对此评价道:“已在农户层次上取得了巨大成果。”他指出,村级减贫学习中心已成为我国扎根基层开展减贫合作的典型,受到了坦桑尼亚高层、试点村农户以及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同时,作为民间援助项目之一,该中心是在农业领域中国对坦政府援助的有益补充,为中坦两国农业合作的深入、长远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他也希望像李小云这样的团队能进一步加强与坦方的交流与合作,尤其要“加强那些注重实效、关注民生、围绕减贫、强调经验分享的南南合作与交流项目,为中坦农业合作及中坦友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5年7月29日 第5版

责任编辑:闻静超
分享到: 更多
标签:中国援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