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王贺祥:乐为学生“打下手”(图文)

刘铮 2016年05月02日 报道 浏览次数:

   

  4月15日,生科楼2033实验室,生物学院教授王贺祥暂停了和记者的采访,走到正在实验台忙活的大三学生盛耀辉身边。盛耀辉正在进行 URP 项目,项目的一个环节是给白鼠量血压,但是接触白鼠没几次的他还没完全掌握给白鼠量血压的窍门。王贺祥老师戴上两层手套,蹲下身子轻轻拿起大鼠,告诉这位同学,“戴两层手套是为了怕大白鼠咬到,要是小白鼠就只用戴一层手套了。”

  拿起白鼠,放入专门的器皿,王老师的动作一气呵成,随后他又对盛耀辉说清楚接下去实验的要领,这才继续采访。

  给学生打下手的教授

 

  

  王贺祥老师今年59岁,是生物学院微生物学系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大学教书育人岗位30多年,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乐意给学生“打下手”。

  走进生科楼2033,细心的人会发现这间实验室有点不太一样,原本都有独立房门的三间房子被合成了一个大套间,就连王贺祥自己的办公室也封闭了与走廊直接连接的房门,转而在实验室又开了一道门。这样,王贺祥老师进出办公室必须要经过实验室,但是“学生找我就不用出一道门再进一道门,我指导学生实验也就方便多了”。

  有了这样的便利条件,王贺祥除了出差、去基地技术推广以外,主要的时间都在实验室。每天刚过七点,王老师就会出现在2033房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就来实验室呗。”在实验室时间长了,王贺祥也发现了其中的好处,“对学生试验中遇到的问题也清楚一些;他们有问题也可以找到我”。

  在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中,王贺祥老师给学生打下手的“爱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会和学生讨论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做实验,“只有你做了,你才会了解实验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有时学生对于实验操作不熟悉,做不好给白鼠量血压、灌胃等实验步骤,他就瞬间变身助研,在一旁辅助学生操作,“我觉得做实验很有意思,也很喜欢和学生一起做”。

  在一次实验中,王贺祥老师和研究生发现美味牛肝菌含有的亚硝酸盐还原酶对降解亚硝酸盐有效,但是在白鼠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却波动很大。经过分析,他们确定是胃酸降降解了还原酶。于是,王贺祥老师和学生找来鼠用肠溶胶囊,但是老鼠会把胶囊咬破,很多人都灌不好,“我也是试验了好多次才找到方法,所以相当长时间内我都是替学生给大鼠灌肠溶胶囊,学生慢慢就摸索出来了”。其实给学生打下手也是他培养学生的方法,“我做个十次八次以后他就会想,一个老头都能灌进去,我也能灌进去,所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做试验,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就会会做科研了。”

  这样的教学方法,王贺祥老师指导的几十名硕士生、博士生中,大多数人都能按时毕业。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培养,北京市从事食用菌学教学和科研的博士不少人都是他的学生。

  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党员

  

   王贺祥老师是一名老党员,他也很珍惜这样的称号,并把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用在了教学上。 

  食用菌领域的学生少不了和实验室打交道,灌胃、测血压、记录实验数据……这样的生活难免消磨人的热情,更何况参加的人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于是怎样保证学生的科研热情就成了老师们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王老师有自己的高招。

  每当有学生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他就和大家聊科研的意义。王老师认为,做科研就要有激情,要有激情,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做的科研很重要。但是他谈的并不是大道理,而是和实验紧密相连的。他会把研工作融入到社会整体建设当中去,也就是要把科研工作的意义讲透。他常对学生说:“今天你实验了蛋白、喂了老鼠,但是你的工作连起来,是对食用菌产业进步,是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意义的。我们每一个人来到学校来,接受培养,就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让家长、学生、社会放心,到毕业时,要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要通过在这儿的科研工作,对社会有益。”

  不光是用语言教育学生,王贺祥老师也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他利用自己与昌平一个村子的合作关系,介绍自己研究生所在支部与村支部结成“红色1+1”共建支部,让学生在产业实践中也不忘提高思想认识。他指导的研究生支部获得“2010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朱孟娟被评为2010年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 

  提携年轻人的老教师

 

  在王贺祥老师的眼中,指导学生不仅是教学生知识,而是教书育人的过程。在他看来,学生就是他的朋友,甚至是他的孩子。

  把学生看成孩子,反映在王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上。每年,他的实验室都会迎来新的硕士生、博士生,他对这些学生也格外宽容。他认为,要允许新来的学生有一些在思想上、行动上不那么周到的地方,“不能你能想到的,学生都能想到”。他会和学生一起制定实验方案,让老学生带着新学生做实验,手把手地把学生领进科研的大门。

  虽然把学生看成孩子,但是王老师不娇惯学生,而是理解学生的做法、爱好、思想变化。在他看来,学生能力有高低,能力高的就研究得深一些,但是他会提供尽可能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进行科研。这样的付出也收到了回报,最近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两位学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影响因子超过5的学术论文得到了学校的奖励。

  提携后进不光是表现在对学生上,王贺祥老师也注意培养年轻老师。他和学院一位年轻副教授共同编写了一本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年轻老师最初是从编委人员、后来是副主编最后到共同主编,王贺祥老师风趣地说,“下一版教材就该是他领头,联合我主编,或者我都不出现在主编里了”,说话间,王老师笑得很舒心。 

  王贺祥老师认为,要给年轻人压担子,创造机会,这样年轻人才能成长起来。在《食用菌栽培学》这门课中,开始时是他讲课,年轻老师去听,后来年轻老师逐渐走上讲台主讲,两人一起制定教案,从一学期讲4节课到8节课,现在王老师已经放心的把《食用菌栽培学》的课堂讲授交出去。讲《食用菌栽培学》要用到全国食用菌的产量、分布数据和产业发展趋势,他就利用自己的资源,把资料与年轻老师共享并及时更新讲课内容。

  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专家

  在食用菌领域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王贺祥教授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农业微生物学及实验教程》,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食用菌栽培学》等多本教材。他还致力于大型真菌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刊源论文100多篇,被引用2000多次。根据科技部信息研究所对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2001、2002年度全国生物领域SCI收录论文中他名列个人第一名。

  食用菌研究是一个与产业结合紧密的领域。王贺祥老师也很注意在实践中去应用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北京郊区种植了大量的板栗树,而树上修剪下来的枝杈没有用处,堆在地里占空间还容易滋生病虫害。他因地制宜,借助北京市科协“科技套餐配送工程”平台,在昌平区用这些枝杈栽培栗蘑。目前,昌平区有一百多户农民种植栗蘑,最近2年平均每户每年有5万元的纯收入,高的达到30多万元。他还带领农民尝试栗蘑的“反季节栽培”,即在冬天栽培栗蘑,使北京市民在冬季也能吃到新鲜的栗蘑。同时,探索出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此有多次报道。

  王贺祥老师说,教学、科研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很多都是小事情的日积月累。这样的工作形成了自己的习惯,“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我们向他告辞,他转身又走向实验室,指导盛耀辉的实验去了。

责任编辑:陈卫国
分享到: 更多
标签:五一劳动奖章 王贺祥 生物学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