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弘扬科学精神 创造精彩人生——孙其信在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18年06月28日 浏览次数:

弘扬科学精神 创造精彩人生

——在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孙其信

同学们,老师们,远道而来参加今天研究生毕业典礼的家人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学位的2000多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祝福。

同学们即将毕业,开启你们新的人生征程。刚才辛校长说这是我给大家讲的最后一节课,讲课是很难的,我博士毕业以后为了能给本科生讲好一门课,准备了足足五年时间。这是我回学校担任校长以来第一次在毕业典礼上与大家进行交流,所以今天这节课对我来说也是个极大的挑战。

研究生毕业最值得从学校带走的是什么?每位同学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学收获了爱情,是值得留恋的美好回忆;多数同学钻研了高深的学问,获得了更高一级的学位,这是一种具有成就感的突破;大家对我们学校食堂的饭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是其他学校同学眼中“别人家的食堂”,这也值得自豪并永远珍藏。但我想说,为了奠定未来事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了成就更加辉煌的人生,请大家带着一种精神离开——那就是科学精神。

    作为一名研究生,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科学精神是做好研究的基础;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而言,科学精神是一种根基;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需要秉承科学精神。有的人科学精神把它翻译成Scientific spirit,而我更倾向于the spirit of Science。科学精神的本质含义,是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科学精神强调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倡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质疑、强调批判;倡导坚持自信,更要反对浮夸和浮躁;倡导传承和奉献,追求创新和卓越。这最后一堂课,我想结合我们学校的传统和实践,与大家分享怎样“弘扬科学精神 创造精彩人生”。

弘扬科学精神就是要坚持追求创新和卓越。《周礼•考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知者创物,巧者述守,世谓之工”。要实现事业的发展,创新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阎隆飞院士是我们学校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他对科学界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就是源自一个伟大的创新。肌肉收缩是脊椎动物的重要机能,是依靠肌纤维里的肌动蛋白驱动实现的。根据这样的原理,阎隆飞先生在世界上首次提出“高等植物是否也有类似脊椎动物一样的肌动蛋白?”这一命题,因为植物受精时花粉管伸长和花的开放,都是植物的运动。经过多次实验和持续研究,1962年阎隆飞先生第一次提纯出了高等植物中存在的肌动球蛋白,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这是国际上高等植物细胞骨架研究的里程碑,使得中国在植物收缩蛋白领域的研究迈向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学校历史上还有一位著名的农业工程学家曾德超院士。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步比较晚,自主创新研发的机械屈指可数。在这其中有一项技术叫旋转翻垡犁,就是由曾德超院士实现的对土壤耕作机具的伟大改进和创新。这个创新技术是怎么实现的呢?土壤在犁耕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阻力,在拖拉机拉动的时候,因为需要克服这个阻力,就需要更大的动力;而动力越大,犁耕过程对土壤的压力反而更大,本来是为了松土,却把土壤压得更实,适得其反。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曾德超先生制造出了一种既能保留犁的良好耕翻性能,又能实现降低阻力的耕具,就是旋转翻垡犁,这一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对提高土壤的犁翻效率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分享的这两个故事,充分体现了我们学校老一辈科学家在科研攻关中诠释出的科学精神的精髓:坚持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卓越。这应当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在弘扬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的一种精神理念。

弘扬科学精神就是要坚持担当和奉献。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大面积旱灾。在我的记忆里,1971年干旱波及范围相当大,我的家乡甘肃夏粮绝收,所以我们当年吃的都是其他省份供应的红薯。为了解决这一重大难题,周恩来总理在1973年召集了全国抗旱会议,决定以河北省为试验区,解决干旱和土壤盐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制约问题。在这次会议的要求和号召之下,以我们学校老校长石元春院士为代表的百余名科技工作者扎根河北省曲周县,开展盐碱地治理的重大攻关。通过他们近20年的艰苦奋斗和联合攻关,粮食产量由二、三百斤提高到将近一千斤,为国家新增粮食3.4亿斤,棉花8100万斤,油料5300万斤。在七八十年代,国家粮食最为紧缺、百姓生活最为艰难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和人民面临重大难题和重大需求面前,我们的老一辈科学家敢于担当、勇于奉献,艰苦攻关、力求突破,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也是从1978年到现在,农业科学领域获此殊荣的仅有的两项成果之一。

奉献的人生是美好的,特别是在事关国家命运,事关人民幸福的重要时刻,这样一种主动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年轻一代的科学家们牢固坚守、发扬光大。

弘扬科学精神就是要坚持敬畏和传承。大家知道,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农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联合国政府间组织框架委员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呼吁,希望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以控制在比工业化开始之前的平均气温不高于1.5℃—2℃。但是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15-2017年全球平均气温监测结果,近三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开始前已经高出1.1℃—1.2℃,距离最低要求的1.5℃已经非常接近,所以世界气象组织判断近三年是全球有气温记录以来连续最热的三年。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对粮食产量是否会产生影响呢?最近我们就在研究这样一个课题,气温升高对小麦产量是否会产生影响?通过查阅文献我们了解到,大约在1994年前后,国内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再往前追溯,1979年有一篇文献提出高温可能会对小麦产生影响。但是最近我们又发现,早在1964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的两位科学家陈因和黄卓辉就发表了一篇题为《温度对小麦成熟期间叶片光合能力衰退的影响》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后来小麦研究领域的引用率非常低,累计引用不超过5次。而在更早的1963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的专家也发表了一篇《温度对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生理变化的影响》的文章。这两篇文章都提出了小麦在南方没有在北方和高海拔地区产量高,原因是南方地区小麦成熟区的温度高,对产量产生了影响。60年代的这两篇文章都直接指出温度会对小麦产量产生影响,但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却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国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呢?我们发现,1947年3月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了在印度小麦籽粒成熟期间温度和产量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个干旱高温国家,刚开始大家都认为是受到干旱的影响,导致小麦产量降低。但这一研究的结果证明了,夜间的积温过高才是造成减产的重要原因。直到1990年前后,国际水稻研究所一名华人科学家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高温气候变化带来的产量损失不是因为白天温度高,更大的影响是夜间温度过高造成的。也就是说,早在50年之前,国外的专家就证明了这一观点。

在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时,我们要对前人的研究保持足够的敬畏和尊敬,只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创新,才能实现更大的突破。当前科学界还存在一些浮夸和浮躁现象,这都会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不能对前人的研究保持一颗敬畏和敬仰之心,就不是真正地弘扬科学精神。

同学们,你们即将开始新的人生征程,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创造辉煌。我希望你们时刻以科学精神为向导,因为它不仅会指引大家做好科学研究,更会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你们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