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立德树人好老师 | 何慧丽:乡村建设的行动者,温度教学的探索人

人发学院 通讯员杨姝晗 王梅凡 2019年09月1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编者按】稻麦如浪,五谷清香。在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35个教师节。过去一年中,我校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典型,各个学院对其中的部分优秀教师进行了专访。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新闻网特推出《立德树人好老师》专栏,通过讲述这些优秀教师立德树人、筑梦农大的故事,展现他们坚定信念、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勤勉治学的时代风貌。


何慧丽是三农问题研究者中的行动派,也是新农村建设实践者中的理论家。很多人都能走入农村、观察农村、讲述农村,但像何慧丽一样在其中完成了对他者和自身的双重改造,却是少之又少。她将自身十余年知行合一的乡建经验和情怀通过其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传递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何慧丽用行动响应了习总书记对涉农高校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本、以兴农强农为己任,多出科研成果、多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热切期待。 

执著追梦,踏实求学

少年时立志奋发图强为追梦。和大部分的农村孩子一样,年幼时的何慧丽在自然中汲取了生活的智慧和韧劲。乡村生活的记忆是从山上探索一条新径;是与伙伴捉迷藏、摘果实;是看万物有灵、百畜怀情,这些成为她乐于探索、勇于开拓的精神家园,也是她最终回归乡土、融入百姓的初心之本。她也曾无比向往城市,学习是“逃离”农村的重要途径,自懂事起便专心致志,奋发读书,争取第一名。回忆高中那段时光,她忍不住打趣道,“那时候家庭条件艰苦,一个夏天只有一套衣服穿,满脑子只有学习。”

“乡土底色”让何慧丽在求学中更加注重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之学。上世纪90年代,当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学说与思潮大量涌入高校时,,何慧丽却在武汉大学的书摊上饶有兴趣地翻阅大卫•格里芬[美]的《后现代思想启蒙》、尾关周二[日]的《共生的理想》;课余之外,她还为韩国留学生做家教,自学并讲解《道德经》、《庄子》等传统经典。而在中国农业大学任职后,她继续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求学,并赴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等进行访问交流。这些经历赋予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应“去边缘化”和“去依附”的理念,让她不落入发展主义的窠臼中。

在学习的过程中,何慧丽总结出了一套“好学生”的标准。她将老师和学生比喻成神仙和小毛仙,“好学生”作为小毛仙应具备反思的精神,主动和老师“过招”;也要具备独立的精神,可以借鉴但绝不应盲目模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何慧丽借荀子的名言表达了她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看法,而她自身也清楚地认识到,走出自己的学研之路需要立一个脚踏实地的方向,投身于基层当中才能找事物发展的本原。

何慧丽诚言,丰富的阅历帮助48岁的她还在不断地走在“懂道明理”的人生路上。“我之前有点儿强势,但是在实践中懂得了一点辩证。”她谦虚地说道。何慧丽总结的大道是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分裂的、原子化的个体在市场洪流和社会上是难以立足的。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上,她都秉持着这种思想,与乡亲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她累计在《开放时代》、《马克思主义与发现》、《中国农村观察》、《人民论坛》、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文章近六十篇,但这远远不能代表她的成就。  

乡村建设 亲历躬行

2003年,何慧丽抓住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南开封市市校共建的机会,来到河南省兰考县挂职副县长;十年后,她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展了更深意义的农村改造,将十年来的豫东经验实践于豫西地区。期间,何慧丽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发动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帮助打开绿色农产品销路,二是发起成立了以弘扬“耕读传家”乡土文化为使命的弘农书院。两件事背后是她对“三农”的真情实感,而她智慧地在乡土实践中将经济和社会两个机制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何式”新乡村建设之路。

在兰考上任伊始,何慧丽最先想到的问题就是自己能为乡村做些什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牵头在兰考县六个村庄发起“新农村建设”实验,直接参与、帮助建立数百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文艺队、老年人协会等合作组织。2006年,试点村庄南马庄的合作社遭遇大米滞销的难题,对此何慧丽义务帮助村民宣传,并将大米拉到北京的“乌有之乡”书店进行宣传销售,很快便卖出了十吨有机大米。这样“显目”的行为给她带了舆论上的非议,人们笑她是“卖米教授”,是博人眼球,是炒作。然而何慧丽丝毫不把这些言论放在心上,在她心中为农民办实事才是当务之急。

四年后,她再次“亲自上阵”吆喝,带着合作社社员养殖了一年的快乐猪来到郑州的一个高端群体小区寻找市场,并成功落建“郑州国仁超市”,搭建农民与城市消费者直接沟通的渠道。她编的对联“市民农民心连心、城市乡村叶通根”挂在超市门口,见证本世纪早期从事生态型城乡互助合作的短链农产品销售端的成长。何慧丽将实践与理论脱节的行为形象地称为“黑板上养猪,实验室里种庄稼”,这是笑谈却也是现实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欲化农民,先农民化”,这句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时刻警醒着我们做真学问、干惠民事就要融入乡土。

    何慧丽眼中的“新农村”远不止经济收入上的提高,“农村有青山绿水,有很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让人们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不是麻木感、疏离感。”而如今,大部分村庄都面临着空心、衰败的问题。为此何慧丽回到自己的老家——罗家村及其附近村庄开展了另一项实践。2013年,她发动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等五所单位,在村内一废弃不用的小学挂牌成立豫西第一家乡村书院——“弘农书院”。何慧丽将书院宗旨定为“尊道贵德、和合生态”,开展以“孝亲、生态、合作”为三位一体特色的“河南灵宝乡村产学研”综合试验。

6年来,弘农书院开展了大量的大学生支农支教和调研实践、返乡青年创业孵化、中小学生自然教育夏令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育等培训或活动。小小书院成了连接罗家村、巴娄村、贝子原村、万渡村、马村等周边多村庄村民的纽带。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战略背景下,在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三留守”问题严重的现实中,弘农书院已发育出了以返乡青年为代表的农民孝亲团队、生态团队和合作社团队,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在基层做实践,有成功感也有失意感,但何慧丽表示应该保持“热爱丢脸,欢迎挫折,享受痛苦”的态度,以学者身份进入乡土本就是一重隔阂,但是何慧丽亲力亲为,知行合一,将自己作为合作社的一员、作为农民的亲人,将隔阂化作农民的信赖,去重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良好关系。 

注重文化,温度教学

何慧丽不仅是农民的老师,也是三尺讲台上的老师。她最为欣赏雅斯贝尔斯[德]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追求。她认为,教学应以学生成才为本位,不要有明显的科研目的,而是要以学生的成才与感悟为基础。就在今年,她指导社会学系15级毕业生白同学的毕业论文,一开始并没有给学生指定命题,而是带着学生一同去同一个调研地三次,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基于实地观察和自身体悟,白同学在何慧丽指导下撰写的论文被评为院级优秀论文。

    在何慧丽心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也在无形之中感染、影响着老师。而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和情感,教育要让知识有“现实感”和“温度”。从教二十二年来,何慧丽一直以此为目标,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她表示知识的“现实感”指的是知识是立体的,有空间和时间维度,也有着目标行动价值导向,“当课堂上的知识凝结成一本书或一句话时,作为老师一定要将它深入浅出。把它放到历史里,放到现实里,让学生汲取这些被揉软了的知识,这是知识的现实感。”何慧丽如是说道。她强调要在课堂教学中让知识鲜活起来,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让学生真正消化了的东西。在教授《社会学概论》时,何慧丽要求学生以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体会中国古典社会思想的方式,以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了解中国的社会学底蕴;在负责校级核心通识课《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与农民》时,何慧丽请来了在这一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老师为学生授课,这些老师的一个共同点便是人生阅历丰富,能把所讲知识理论与社会现实进行融汇贯通,能够真正作到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意在让学生接收到更加多样化、更多维度、更加丰富的知识。

    何慧丽追求在教学中和学生产生双向的情感,通过教学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学生对老师的爱戴,达到师生互相欣赏、互有情感的状态。在《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与农民》课堂上,何慧丽用《我和我的祖国》的曲子,自己填词,作出一支名为《我和我的三农课》的歌曲。歌词中这样写道:“当同学在会心的微笑,老师就是那笑的漩涡;同学是老师的心情,老师是同学的诉说。”师生间产生共鸣与同感,是她心目中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老师不应该是一个孤独的战士,教学相长要落到实处。”何慧丽笑着说。

实践教学也是何慧丽非常注重的一部分,在担任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认知体验课》的主要负责人期间,何慧丽坚持每次都要融入创新,以多种形式进行社区破冰,拉近学生与村民的距离;同时带这些几乎没有去过农村的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感受中国社会另一阶层的人的生活。通过多天的乡村实地调研,探索的种子似乎已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有同学发现了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要“重新定义专业”“学习永不停止”;也有同学心生了回老家支教三年并将来在乡村创业的想法,想要“真正以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这个世界发生一点改变”,这样的教学效果使何慧丽非常欣慰,她也期盼着学生们能够走进乡村,讲好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故事、承担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泥巴地里求学问;不断学习,勇辟新径,大思想落实到行动。从新农村建设到建设现代主义新农村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何慧丽一直坚守在乡建第一线,亲历黄土大地上发生的变化并通过行动实践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新时代下,亟需何慧丽教授这样一批身体力行的教师。



责任编辑:孟祥慈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