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访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唐丽霞:补齐"三农"短板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年03月1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杰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发布。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多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作出具体部署,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农”工作成效。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作为两大重点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农村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唐丽霞 。

  全面推动乡村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领域,请您谈一谈,与往年相比,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有哪些?

  唐丽霞:和往年相比,今年一号文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了“三农”领域的重点工作,也就是补短板,这是最大的亮点。从2017年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一号文件和以往的一号文件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聚焦于农业发展,而是转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这种转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农业部变成农业农村部,以适应其职能范围的扩大。2018年和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多强调如何全面推动乡村发展。2020年我国面临两大发展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经过多年努力,无论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15000元大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迅速,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只剩下500多万,因此这个时候需要梳理距离两大目标之间的差距,集中资源实现补短板,有力保证两大目标顺利实现。

  在定调补短板以后,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内容上有了很多新的提法。

  第一个新是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首先,为了避免各地仅仅关注剩余的500多万建档立卡绝对贫困户,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将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并且还明确了省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的脱贫,扩大了扶贫的范围。其次,对2020年后扶贫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回应了目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消除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人口以后是否就没有扶贫工作”的关切,明确了扶贫工作是长期坚持,要常态推进的,明确今后扶贫工作的重心是解决相对贫困。这为广大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和扶贫一线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二个新是农村基础公共服务供给从追求量上的全覆盖到提升质量。经过多年的投入,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等硬件条件都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也能实现全覆盖。此次一号文件更加关注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农村养老服务等方面的质量提升,还首次将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纳入政策支持的范畴,也首次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个新是在农业发展上重新回归到农业的基础性、保障性和稳定性功能,将粮食安全、菜篮子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改善人民生活的最根本的路径,夯实农业的基础性地位。这也是2019年中国发布第二个粮食安全白皮书以后,中国政府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再一次明确表态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第四个新是对农村发展用地提出了新的政策方向。这也是回应了自从大棚房整治以来各地对农业设施用地和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的关切和疑惑,明确了农业设施农地可以使用耕地,并且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要留出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给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着实解决了在基层一线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用地约束。

  第五个新是“三农”支持资金投入渠道拓宽了,今年的一号文件不仅明确了中央财政资金将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还要求地方政府要从安排一般债券支出和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同时还提出了信贷、保险等金融资金等支持乡村振兴的途径和方式。

  为全球减贫提供信心和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作为两大重点任务,这对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农村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有何重要意义?请谈一谈您的理解。

  唐丽霞:今年一号文件突出了集中力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任务符合我国当前发展的需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新的“三步走”目标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缩小贫富差距和发展差距。我国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和城市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才有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说法,也才有了从2004年中央对农村开始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才有连续17年惠农支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消除现行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承诺,中国实现全面消除贫困的目标,也是世界反贫困斗争的重要成果,为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减贫提供了信心和方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再次显现了中国政府的决心和信心。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网: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您有何对策性建议?

  唐丽霞:近些年来,随着中央支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增收,连续多年保持在8%—10%的增长速度,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但我们也要看到农民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收入占比比较高,因此还要继续加大农业生产性补贴和促进农民非农就业,保证农业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农民收入结构中财产性收入占比比较小,仅占到2%左右,而城市居民中财产性收入占比在10%左右,深化农村集体经营制度改革,加快清产核资,拓宽农村集体资产的升值和增值渠道,从而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另外,从农民支出结构来看,人均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比高达20%,这也意味着虽然已经实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教育补贴以及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仍然还比较高,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补贴,降低农民支出,也是反向增收的好办法。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仍然更多关注的是乡村政治和集体经济管理等传统内容。随着农村快速转型,基层治理的内容更多转向了社会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卫生、防疫、物业、环境、各种保险服务等。目前主要依托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以及设置公益性岗位,缺乏专业性人才,同时也缺乏相关管理标准和规范。基层治理今后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公共服务管理,目前政治治理主要依托村两委,经济管理主要依托集体经济合作社,但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如何形成组织依托,如何制定各项事务管理的标准和指导规范,应该是未来基层治理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3月13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