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分论坛政学商聚焦三农热点

新京报客户端 2021年04月17日 报道 浏览次数:

4月17日下午,“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主题分论坛召开。会上,中共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林万龙,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梅旭荣,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高级农艺师郑渝,京津冀农产品行业联盟秘书长尹作丰等来自政界、学界、商界的大咖就种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等热点三农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并发表主旨演讲。

增进农民福祉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军胜。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17日14时,“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主题分论坛正式开始。作为主办方,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军胜在致辞时表示,新京报新京智库主办的这场春季峰会,已连续进行了两天,今天是第三天,关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论坛是整个峰会的压轴会,就是因为农业很重,农村很重,农民如何更好地走上富裕之路非常之重。去年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的工作作出部署,就“三农”问题,全会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刘军胜表示,乡村振兴并不仅仅是乡村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今日政、学、商各界嘉宾齐聚,将碰撞出闪亮的智慧火花,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中共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主旨演讲环节,中共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率介绍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经验,他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文明善治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增进农民福祉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全国农业现代化处于“爬坡过坎”转型跨越期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林万龙。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林万龙表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要抓好两个“底线”,做好两个“衔接”,促进两个“融合”。即防止规模性返贫、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好两个“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林万龙表示,中央一号文件当中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梅旭荣。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梅旭荣在演讲中表示,我国农业现代化由发展起步阶段跃升至转型跨越阶段,全国农业现代化处于“爬坡过坎”的转型跨越期。目前,农业现代化各维度发展差异显著,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平衡。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存在农业生产效率低,质量效益是突出短板;多形式规模经营水平低,农业经营体系面临挑战;加工和涉农服务业滞后,产业体系急需升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区域差距大四方面问题。未来的重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展涉农服务业,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均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继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我国农业现代化从数量增长迈入优质高效和绿色品牌化时代;全国有望提前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021年底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高级农艺师郑渝。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高级农艺师郑渝在论坛现场介绍了北京“种业之都”建设进展情况以及北京“田长制”落实措施。郑渝表示,北京种业创新成果丰硕、大企业集中、国际化程度较高、种业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今年,北京将重点做好七项具体工作,其中包括启动实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第一仗,做好12个物种联合攻关项目、全力办好第二十九届北京种业大会、深入推进三个国家重大项目落实、建设平谷通州种业创新示范区、开展设施蔬菜品种更新换代工作、做好《北京市种子条例》修订工作。今年3月底,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北京市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

会上,郑渝还对北京“田长制”落实措施进行了介绍,他表示,保护建设利用好15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到2021年底,市、区、乡镇、村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基本形成,工作格局基本确立;到2025年,“田长制”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耕地数量保持稳定,永久基本农田科学合理布局、质量合格,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京津冀农产品行业联盟秘书长尹作丰。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京津冀农产品行业联盟秘书长尹作丰以《乡村振兴助农服务》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政策扶持、顶层设计、综合服务是乡村振兴的三要素,因地制宜、农商互惠是产业兴旺的关键点。2019年9月21日,中央下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国人多地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很大,很多丘陵山区地块零散,不是短时间能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在乡村振兴的很长一个时期,为小农户经营提供综合服务将是我国政府和涉农企业的主要工作任务。” 尹作丰称。

主旨演讲结束后,农业中关村产业创新联盟总召集人、水木九天集团董事长王晓庆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左停,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孔祥智,美团党委书记、副总裁任奎等嘉宾围绕“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话题展开圆桌对话。

新京报客户端2021年4月17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