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百年大党的100个故事:《沁园春•雪》引发的热潮

前线客户端 2021年04月0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饶。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沁园春•雪》可以说是毛泽东众多诗词中最具传诵度的作品。它创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东征途中,而公开发表则是在1945年的重庆,并且由此引发了一场有关《沁园春》的热潮。

《沁园春•雪》书法作品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赴重庆与国民党举行和平谈判。当时身在重庆的柳亚子写了一首七律《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岩呈毛泽东》相赠,盛赞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举动是“弥天大勇”,并向毛泽东索诗。10月7日,毛泽东离开重庆前将他之前所写的一首《沁园春•雪》重新抄录,赠与柳亚子。

毛泽东和柳亚子

拿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后,柳亚子非常惊喜。他捧读再三,直呼“大作,大作”。激动之下,他也填了一首《沁园春•次韵和毛主席咏雪之作》相和。

在此之后,经过柳亚子的宣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被传布出来,并几经传抄,广为流传。时任重庆《新民报晚刊》编辑吴祖光得到了这首词,读后觉得气势雄浑豪迈、空前绝后。后来,他得知是毛泽东所作,大为感慨。1945年11月14日,他将这首词与柳亚子所和的词在《新民报晚刊》上以《毛词•沁园春》为题发表了出来。一时间,毛泽东能诗词的说法传遍了整个山城。

而后,重庆《大公报》又把两首词转载在新闻版上,进一步引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反应。重庆知识界的名人学者看出,这是一首佳作。词作不仅思想深刻,艺术水平高,而且气势磅礴,字里行间洋溢着豪情壮志。于是乎,文化人士对词作赞语不绝、和者接踵。知识界中竟迅速形成了一股《沁园春》热。不少人感到惊讶:这个过去被称为“土匪头子”的毛泽东竟有如此文采,有如此文学修养!不仅使山城紧张的政治气氛中平添了几分风雅,也使国统区知识分子心中有了毛泽东是“文人政治家”和“诗人政治家”的新形象认知。

毛泽东《沁园春•雪》在重庆引起的轰动,不仅表现在文学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政治方面。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陈布雷忧心忡忡地对蒋介石说,这首词填得非常之得体。刚才布雷给几位词家看过,他们一致认为气韵高华,词采明丽,同时寄托遥深。现在好多人在为毛词着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敌是友,他们都在唱和着。先生想想,我们的谈判还没完毕,毛泽东已经在重庆引起很多人的重视,这后果不是值得我们考虑吗?针对这一情况,就在毛、柳两词刊登后不久,国民党当局便组织御用文人,在《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20余首咒骂式的“和词”,攻击毛泽东有“帝王思想”。不仅如此,国民党还组织能作诗填词的人,每人写一首或几首《沁园春》,要将毛词在重庆的势头压下去。可是,最终没有一首能超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事实上,这首词赞美壮丽的北国风光,表达了崇高的革命气概和无产阶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伟大抱负和雄视百代的千古豪情,从一个侧面批判了封建主义,宣告只有无产阶级才是代表国家前途和光明未来的真正民族英雄。全词境界高远,气象宏伟,景象非凡,哪里有国民党所谓的“帝王思想”!

此后,国民党政府从重庆迁往南京。南京、上海的文人诗家不分左中右派,还在继续发表和作或著文品评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当时著名学者如郭沫若等,都曾填过《沁园春》。不仅如此,《沁园春》还引起了社会服务行业的注意。当时成都的一家颇有文化眼光的酒店老板,竟挂出了《沁园春》的招牌,并在酒店内的墙壁上书写《沁园春》百阕,一时传为佳话。由此可见毛泽东《沁园春•雪》引发热潮的影响之大。

作者简介:袁超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桂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前线客户端2021年4月9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