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把握中国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的总体方向

光明网 2021年06月17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区域创新网络、通识教育、师范院校功能评价、农民利益、温室气体管控体系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王光辉:把握中国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的总体方向】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光辉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酝酿爆发,全球科技中心快速东移,信息、能源、生物、材料等领域大量新旧技术更迭交替。中国迎来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重要机遇期,一个成熟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也即将形成。所谓区域创新网络,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开放系统,这一系统由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互相联系的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横向联络为特征。中国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的总体方向,应是建设一种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有效降低知识流动以及技术能力积累、获取和转化的成本,形成跨部门跨区域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行动能力,更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的实现。未来,中国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应充分发挥“四大效应”,促进协同创新体系形成,助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区域创新网络集群效应。二是充分发挥区域创新网络多中心效应。三是充分发挥区域创新网络多层次效应。四是充分发挥区域创新网络辐射带动效应。

  摘编自《光明日报》

  【周叶中:抓住三个着力点,推进通识教育走深走实】

  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认为,未来,知识的更迭将更加迅速,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要求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同时,各种复杂的问题需要有更加全面的视野来进行分析和解决。因而,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成为众多高校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自觉选择。如果说专业教育的目标是“育才”,那么通识教育的旨归则是“育人”。推进新时代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必须牢牢抓住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三个着力点。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仅要有专业目标,也应包含人文精神,如此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理应为促进学生在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提供更多助力。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是通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对于通识教育来讲,无论是培育人文精神,还是孕育科学精神,最终都应该落脚在厚植中国精神上。

  摘编自《人民日报》

  【孟繁华:师范院校功能评价还需继续完善】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表示,师范院校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力军,是培养高质量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重要基地。连接着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构成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完整的生态链,直接影响整体教育质量。抬高这一生态位的关键之一就是办好师范院校,着力提升教师教育产出。师范院校功能评价核心的指标应是师范院校所培养的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及其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效益。目前教育评价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视“测量”而“判断”不足,对师范院校各项测量数据的判断依据应是师范院校的功能本身。师范院校发展与评价也必须超越“师范性”与“学术性”这一假问题之争带来的路径依赖,应坚持“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这一师范院校发展思路。除此之外,指向“功能实现”的师范院校评价应在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基础之上,自有其评价体系。这也正是教育理论建设、师范院校建设与发展中亟待发展之处。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任大鹏:深刻认识农民利益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律系教授任大鹏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以农民利益为主导。维护农民根本利益是法律确立的重要原则,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发展实践看,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不论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还是实施村民自治,还是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改革,都是农民首创精神的体现,是党和国家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的制度创新。确保农民收益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任务,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织载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从目标导向看,各级人民政府支持、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应当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而不是过度依赖工商资本等挤压农民的话语权以及就业和收入空间;从结果导向看,乡村产业发展应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摘编自《农民日报》

  【吴铁:完善温室气体管控体系,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吴铁表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亟须健全系统、科学、高效的管控体系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当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管控体系还面临两方面困难,一是温室气体经济管理手段尚不完善,行政管理手段不足。二是未充分利用已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优势。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协同管控温室气体已经具备的基础,下一步应着力构建基于减污降碳协同的温室气体管控体系。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加快出台碳排放交易管理条例,研究制订气候变化法。二是开展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修订研究。其次,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持续完善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主的经济管理体系,将温室气体纳入固定污染源行政管理体系。在“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将区域碳排放总量指标分解落实到空间单元。最后,要强化技术支撑,完善经济管理技术体系,研究制定碳排放总量指标核算及分配技术指南,规范碳排放总量指标确定、考核流程及方法。建立碳排放行政管理技术体系,制订出台碳评指南,指导将碳排放纳入项目环评。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

光明网2021年6月17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