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架起各国人民民心相通的桥梁——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引发热烈反响

中国教育报 2021年06月2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焦以璇

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回信在北京高校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总书记的回信对同学们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肯定,让每位留学生深感荣幸和温暖。”从3月份开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柬埔寨籍博士研究生苏文和他的同学们就着手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以及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大国担当,无不令苏文和他的同学们感到震撼。“我们希望将千言万语浓缩在这封信件中,感谢中国共产党为自己国家的人民、为整个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贡献。”苏文说。

“回信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我们各国青年的关怀和期待。我们在北大学到了很多,在中国收获了很多,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期望的那样,加强交流互鉴,通过多种渠道,把真实的中国故事告诉更多的人。”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消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拉脱维亚籍博士研究生安泽感到十分激动。

“我见证了中国政府照顾中国人民还有我们来华留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也在甘肃省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为消除贫困付出的巨大努力。作为一名巴基斯坦留学生,我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向其他人讲解我看到的真实中国,为中巴友谊贡献力量。”去年参与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北京科技大学巴基斯坦籍博士研究生伊凡表示,听到习近平主席第二次给留学生回信的消息感到非常激动。

“作为来华留学教育战线的一员,我备受鼓舞,也深切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来华留学生的两次回信精神为指引,持续推进来华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平台途径,为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讲述中国、讲述中国共产党、传播中国提供多种支持,为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生中心主任赵宝永表示。

从嘉兴南湖到革命圣地井冈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乍得籍博士研究生托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考察实践活动。在托马看来,在中国的学习经历为留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作为一名留学生,我会与阿富汗的家人朋友分享我眼中真实的、立体的中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阿富汗籍博士研究生罗明说。

“从我在中国的经历中,我看到和感受到中国政府通过精准扶贫项目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在最贫困的地区。中国共产党希望中外人民都能够幸福安康,生活和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向贫困国家派遣专家团组和提供大量的防护装备,在经验分享方面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了切实的合作,这一事实印证了所谓‘患难见真情’。”来自非洲布基纳法索的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萨图宁说。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李金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北京大学留学生的亲切关怀,是给全体来华学习的各国留学生的真挚建议,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作为留学生的导师,面对外籍学生,不仅要指导学业,督促其科研深造,我们更是留学生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中国文化、感悟中国精神的引路人。中国古话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对留学生们同样适用。要鼓励他们在华期间多走、多看、多感受,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通过他们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向自己本国人民、向世界介绍好中国,带领世界认识真实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留学生是中外友谊的使者。1952年,北京大学成立“中国语文专修班”,开启了来华留学事业。近70年来,北京大学共接收来自近190个国家逾10万人次的外国学生。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启动外国留学生“知·行计划”,教育引导新时代北大国际新青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现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北大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开放办学水平,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说。

本报北京6月22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1年6月23日1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