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黑土地上的“袁隆平”

四平新闻网 2021年07月12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时间的里程碑

2020年盛夏的松辽平原,阳光普照,生机盎然。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视察调研。当时正值玉米抽雄吐丝,顶端的花穗,在阳光下闪着金黄,十来架无人机正在进行喷洒作业。

梨树县地处世界黑土带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是全国粮食生产5强县之一。从2007年起,这里诞生了以玉米秸秆覆盖、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梨树模式”,形成粮食增产和黑土保护的叠加效应。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来,有关方面决定,由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汇报“梨树模式”诞生的背景、内容和效果。县里的陪同人员主要有两名,一名是县政府主要领导,他汇报全县的农业情况;另一名是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简称梨树县农技站,下同)站长王贵满。当李保国汇报到“梨树模式”在吉林省已经推广1800万亩时,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工作很重要!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问李保国:“一年你在试验地能呆多长时间?”李保国回答:“我每年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时间在农村试验田。”总书记赞许地说:“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专家学者要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顶着烈日,习近平总书记步入玉米地深处,走到黑土断面观测点近距离察看黑土保护情况。总书记走到地边时,亲切地招呼王贵满和他身边的几个人:“都过来吧,我跟你们合个影。”于是,大家聚拢在总书记周围,摄影师举起照相机,用镜头留存了这一珍贵的瞬间。总书记的关怀和教诲,使王贵满和在场的农业专家如沐春风,如含甘饴。王贵满感到保护性耕作事业,将掀开新的一页,自己和同事们将担负起更重的历史使命。

黑土之殇

1960年11月12日,王贵满出生在梨树县四棵树乡傅家街村。祖上是闯关东的农民,到了他父亲这一代仍然是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都是土地拜物教的信徒。黑土地是滋养他们生命的摇篮,也是他们精神成长的文化家园。儿时的王贵满感到土地是万能的、神奇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水宝地。关东大地沃野千里,黑土地肥啊,插根烧火棍都能长出绿叶来。富有腐殖质的黑土层,最厚的地方有60厘米。据科学家的研究考证,黑土形成1毫米,需要400年的时间。60厘米,就是几十万年的积淀啊!黑土地有着厚重的物理和历史。那时的王贵满不会想到,他从延边农学院毕业后将和黑土地打一辈子交道。

梨树县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的黑土区,全球这样的黑土区仅存三片:分别位于乌克兰聂伯河畔、美国墨西西比河流域和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地之所以“黑”,就在于它覆盖着一层黑色的腐殖质,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但是,我们的黑土区被开垦之后,黑土地逐渐退化,近30年以来,退化进程在加速。

2021年4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我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李佰伦、吉林省鑫都文化传媒公司导演林播、作家王洪志前去梨树县农技站采访。王贵满站长把我们领进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的黑土地博物馆,给我们看了两张图:第一张图是没有退化的黑土地剖面图,可以清晰地看到黑土层有30—40厘米厚,作物扎进土壤的根系有1米多;而退化的黑土地剖面图,显示黑土层不足10厘米,作物根系深度只有20—30厘米,成“摊煎饼状”。王贵满痛心疾首地说,几十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重型机械反复深度耕作、环境污染等原因,使东北黑土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1/3,部分地区下降1/2,黑土厚度已由60-70厘米减少到20-30厘米,而且每年还在以0.3厘米的速度消失。如不加紧治理,再过50年,黑土地将流失殆尽,耕地将失去生产能力,世界闻名的黄金玉米带将不复存在,中国人的饭碗就不会端在自己手里。

在多年的观察、试验和搜集资料中,王贵满和他的团队总结出黑土地退化的九种类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盐碱化、营养失衡、板结、固封、污染、酸化、侵蚀、有机碳锐减。

黑土之殇,警钟敲响!

餐桌上的战略选择

孔子说:“君子无逸。”2007年的国庆节,王贵满、张旭东、关义新、苗全等人是在梨树县境内的试验田里度过的。这四位农业专家,惺惺相惜,俱为风流人物。王贵满暂且不论,张旭东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环境和先进的科研条件,回国后到中科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当了一名研究员。关义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后来跳出体制,到东北自主择业创业,成为农民合作社的投资人。苗全曾是县农机推广站的站长,当过全国农机系统先进工作者,经过磨难后成为试验田所在合作社的负责人。

中午,这四个人到县农技站对面的小馆子吃饭,权当工作餐。大家说,为了实现祖国的农业现代化,保证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和老百姓的饭碗,我们一生就做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这件事,十年二十年,就是倾注一生,也无怨无悔。

如何加快实施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的进度和力度,是餐桌上大家共同的话题。后来,这项技术成为“梨树模式”的主要内容。张旭东是较早把这项新技术介绍到国内的农业科学家之一。就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长春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县农技站及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在总结国外免耕栽培技术基础上,结合吉林实际,创建了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免耕栽培技术,这项技术成为“梨树模式”的主要内容。张旭东是较早把这项新技术介绍到国内的农业科学家之一。

秸秆还田不是王贵满他们的独创,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早已有之,王贵满他们的独创性在于结合中国特别是东北的土质特点,发明了宽窄行的栽培模式。

这项技术的内容和价值,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秋后把秸秆和茬子留在地里,这等于给土地盖上了一件被子,保温保墒,防治雨蚀风蚀。春天播种不用耕地起垄,增强了秧苗抗御倒伏和病虫害的能力。秸秆和茬子腐烂后变成腐殖质再还给黑土地。其中秸秆覆盖还田、轮作是养地护地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

但是有一个瓶颈或难题制约着这项新技术的实施,那就是必须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如果没有免耕播种机,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就是零。中国科学院的试验田播种时曾用美国生产的免耕播种机,作业效果前所未有,令人羡慕。当时国内没有这种机械,购进一台需要人民币50万元左右;国家要立项,至少得300万元。当时没有钱。这两条路走不通。

2008年春天,这四个人在梨树县大田研究玉米栽培技术,关义新提出大胆设想:我们自己搞,得到了其他三个人的响应。开始设想时,他们知道播种、施肥、镇压这三个环节是播种机发挥作用的关键。没有先例,苗全提供信息说:“美国、加拿大的免耕机起步早,技术先进。”张旭东、王贵满等人赴加拿大考察。没有启动资金,王贵满自己筹措了10万元。当时一心为了搞出免耕播种机,王贵满根本没有考虑,如果失败了这笔钱由谁来偿还。在没有图纸、没有车床、没有工程师的情况下,经过半年的昼夜奋战,他们终于造出了第一台国产免耕播种机。随即,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上线生产,性能日趋完善,受到市场的追捧。到目前为止,累计销售免耕播种机3万多台。

“建立革命根据地”

2007年腊尾春头,王贵满几经奔走考察,把梨树镇高家村225亩连片地块作为试验田。试验田要有基础设施,王贵满争取到县财政的支持,拨款1000多万元在试验田里打井盖房。以前这里的地块亩产600多公斤,实施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第一年,亩产接近700公斤,以后每年的产量,都超过800公斤。中国科学院“东北黑土培肥增碳课题组”来做试验,亩产超过1000公斤。

耕作区域的窄小零碎,也限制了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王贵满支持、帮助农户成立农业合作社,通过土地租赁、土地托管和带地入社等方式,推进土地规模化和技术标准化建设,为实施保护性耕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011年,梨树县康平街道八里庙村的农民卢伟组建了农民合作社。他从合作社拿出160多亩土地,在全村率先采用了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2015年梨树县遭遇了罕见的大旱,二伏、三伏滴雨未下。因为他们的地里有秸秆覆盖,把上一年的水分和当年头伏的降水全部储存下来。在别的农户减产的情况下,卢伟这160亩地粮食一点都没少打。

从高家村225亩试验基地起,到2021年初,梨树县逐步发展出600个百亩示范户、60个千亩核心区、20个万亩示范片,示范田共计32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土地200万亩,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70%。

有风暴布才成为帆

要大面积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谈何容易?王贵满反复宣传这项新技术的好处和耕种方法,终于在2007年底,王贵满来到林海镇揣家洼村,村支书崔忠臣对王贵满说:“这个办法挺好,我说服村民试一试。”他走家串户,苦口婆心地说服村民。作为条件,王贵满答应给这个村免费播种20垧地。村民乐得手舞足蹈,都同意试试。王贵满打心眼儿里高兴,破冰之旅开始了。可春耕动真章时,看到满地横七竖八躺着秸秆,多数人不干了,说这是“种埋汰地”,给庄稼人丢脸。倒是有一个人因为“图省事”,同意他们家采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转眼到了出苗期,村民们跑到他家地里一看,一溜烟似的苗齐、苗壮、成线,愣是把传统耕作方法出的苗给比下去了。秋收测产,这家地块比其他地块增产近30%。

王贵满知道,自己要实现保护性耕种的最终目标,要过很多坎。1996年春夏之交,当时梨树乡花炮厂停产,有20多垧地要往外包。有几个人争着承包,王贵满以每垧地较高的价格3000元包下来,作为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站里职工们的意见分歧比较大,有人认为这块地不是一二类地,价格也贵。后来实践证明,王贵满的决策是正确的。搞农技推广试验,必须有自己稳定的试验基地。经过十几的建设、养护和使用,农技站的这块地,已经成为土质很好的规范的试验田了。

“梨树模式”的产生是基于跨学科、跨部门的一体化技术推广平台,这样王贵满有时就工作“越位”,干了分外的事。例如,搞免耕播种机是农技站的事,组建合作社是农经站的事。久而久之,闲话就出来了,王贵满不得不面对非议的打压。自己团队内部的人说,这不是咱们的活,咱们咋干呢?外部的人说,这不是你们的活,你们咋干呢?十几年的风雨历程,王贵满基本是在舆论的“围剿”中走过来的。

这些年经历的困苦磨难,使王贵满仿佛从战场归来,品尝了无数身心交瘁的痛苦。有一次,保护黑土地志愿者邹志强采访王贵满。中午俩人在职工食堂吃饭,期间王贵满回首往事谈到伤心处,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邹志强受到感染,泫然泪下,两个人感叹唏嘘。

创新“交响乐”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改变”,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试验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的过程中,王贵满从观念到耕作,从技术到体制 都进行了若干变革。变革的过程,就是一首有声有色的创新“交响乐”。下面,我们展示其中的几个乐章,以窥一斑。

乐章之一:举办东北第一届“康达杯”玉米秸秆覆盖免耕高产竞赛。

人们听说过工厂生产搞竞赛,没听说过农村种地搞竞赛。有些没听说的事,王贵满就能给你创造出来。王贵满作为主要策划人,2017年春天,东北第一届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康达杯”高产竞赛拉开序幕,发起单位是中国农业大学梨树试验站和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因为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给予了赞助支持,名堂就叫“康达杯”。共有150多个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及农业公司参加。竞赛项目有玉米秸秆覆盖方式、覆盖比例、推广应用面积、耕作效果。比赛过程先是参赛户自测,最后由大赛评委会评出一等、二等、三等、优秀四个等级的奖项,共有49个参赛户获奖。2017年12月17日,在梨树县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

乐章之二:梨树创办黑土地论坛。

2015年4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的领导和专家李召虎、吴海芹、李保国,还有梨树县有关领导和专家,在吃早餐时议论出创办“梨树黑土地论坛”的设想。“梨树黑土地论坛”以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为依托,以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信息发布、服务三农为宗旨。从2015年9月举办第一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到目前已经举办6次,期间还举办了“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梨树黑土地(博鳌)论坛农产品推介招商会”。中国科学院石元春、武维华等20位院士,500多位国内外专家到会并作专题报告。论坛规格之高、规模之大、研讨内容之深、交流范围之广、影响之远、前所未有,已经成为一个高端窗口和平台。

乐章之三:建筑全国最好、最先进的大学实验站大楼。

在梨树镇东南不远的泉眼沟村,耸立着一幢峥嵘轩峻的建筑。这就是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的大楼,2015年秋天奠基动工,2017年9月竣工,投资都由梨树县承担,7000万元,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当初出现差头,几乎夭折。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副站长的王贵满奔走呼号,游说四方,大讲特讲建楼对各方特别是对梨树的好处。县领导兼听则明,拍板定案说,我们县自己盖,而且盖最好的。实验站大楼集办公、实验、电教、住宿于一体,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说:“我查了许多资料,我们农大的梨树实验站在全世界是一流的,10年都不落后。王贵满起了很大作用。”另外,梨树试验站与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长春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土肥站和吉林省康达公司等单位组建了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也在此办公。目前,梨树实验站在东北内蒙四省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00多个,年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5000万亩。今年4月份,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遴选确定2021年第七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榜上有名。

蚌贝成珠

十多年来,王贵满以万牛莫挽的劲头,矢志不移,团结奋斗,坚持试验和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蚌贝成珠,成果喜人。试验田土壤含水量增加20%到40%,保水能力相当于增加40至50厘米降水,减少土壤流失80%;耕层0至20厘米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3%,每平方米蚯蚓数量超过100条,是常规垄作土壤的6倍。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三农”决策要参》2021年第五期,刊登了《 “梨树模式”的实践意义和创新价值 》一文,总结出“梨树模式”的六大优势:蓄水保墒、培肥土壤、减少侵蚀、改善生物性状、稳产高产、节本增效。产量比对照组高出5%—10%,每垧地可节约耕种成本1000—1400元。到2020年,梨树县示范推广面积发展到20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0%。吉林省全省为1852万亩,还选择了梨树、榆树、德惠、农安、双辽、公主岭、长岭、大安等8个县市开展整县推进工作,每个县市实施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为全面提升我国玉米产业竞争力奠定了规模化基础。

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奋斗历程,充分显示了王贵满作为农业专家的责任担当和共产党员崇高的党性。袁隆平是“水稻杂交之父”,他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对人类粮食安全作出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们普遍的敬仰。他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和县的模范先进人物,参加国家重要的科学技术会议。2001年1月15日,参加全国农业科技大会,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18年5月28日,作为基层科技代表参见了院士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2020年7月22日,王贵满作为现场演示人员,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到梨树县的考察调研活动。2020年12月2日,中共四平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王贵满学习活动。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础党组织的决定》,吉林省有8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王贵满是其中之一。

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有想到吐出一条丝绸之路

多年来,王贵满坚持“科技支撑,以人为本”的理念,攻坚克难,与时俱进。现在又开始实施梨树县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组织的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这实际是“梨树模式”的升级版。

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的主旨,是在实施“梨树模式”的基础上,以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者为实施主体,以300公顷土地连片为一个实施单元,确定具体模式,规范行距,利用导航作业;在此前提下合理配置农机具,将农资采购、农机作业、人员配置和资金使用率发挥到最大化。实施手段包括:标准化、制度化、机制化、信息化和契约化。一个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实际是一个封闭的模块,里面建立了技术支撑、政策保险、风险规避、金融支持、社会化服务等六项机制,并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环状运行。这样,农户或农民合作社不用掏自己的腰包,不用亲力亲为,就可以经营几百公顷甚至几千公顷的土地。目前,已有多个部门和企业进行了相应的合作签约,还有150多家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提出建设申请。

“梨树模式”及其升级版,所产生的技术裂变不仅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而且也推动了生产关系更加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学说,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定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规范性安排就是制度安排。只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人们的生产活动才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规范下更好地发展。从这个角度说,“梨树模式”及其升级版的意义,远远地超过了农业技术现代化的层面。

农业稳,天下安。目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确立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

作为奋斗在农技推广第一线的王贵满和他的同事们,立足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深感发展前景的美好和自己责任的重大,决心以更新的措施、更好的效果和更快的速度,让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早日实现契约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把梨树建成玉米硅谷,推进中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历史进程! 四平新闻网讯 韩耀旗/文

四平新闻网2021年7月12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