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进农村 践真知丨人发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18级本科生赴河南兰考社会实践纪实

人发学院 2021年07月2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7月5日至11日,在社会学与人类学系何慧丽、马学军老师的组织带领下,人发学院社会181班全体同学在河南省兰考县徐场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实习。同学们围绕“学习焦裕禄精神,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这一主题,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式,对村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在提高田野调查的能力的同时,也展现了强农兴农的情怀。

   

7月5日上午,全体师生到达兰考县,初步了解了兰考的历史、发展以及县域整体规划情况。同日下午,师生们前往焦裕禄陵园,拜谒了焦裕禄烈士陵墓,并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重温学习了焦裕禄英雄事迹和焦裕禄精神。兰考是焦裕禄精神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近年来,兰考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入践行县域治理创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在兰考落地开花。

7月5日晚,社会181班到达徐场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正式调研。在徐场村的每个早上,同学们都会进行晨练与晨读,清脆的口令声驱走了身体的懒倦,拉伸、跑步等晨练活动唤醒一天的活力,梁漱溟先生的《朝话》发人深思,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广场,也深印于同学们心间。

   

兰考地处黄河淤积平原。受特殊的气候、土壤的影响,兰考的泡桐木质疏松度适中,不易变形,抗热耐腐能力强。由泡桐制成的民族乐器音板纹路清晰美观,共鸣程度高,透音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声学品质,经专家鉴定是制作民族乐器的最佳材料。徐场人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精选优质泡桐板材,引进先进的乐器制作工艺和技术,再加上精美的雕刻工艺制出上乘的专业演奏乐器,深受国内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徐场村有105户628人,90%的家户都从事乐器产业相关的生产和加工工作。全村目前拥有古筝、古琴、琵琶等41家乐器厂家,年产共52440台把,年度销量4650台把,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民族乐器村”。

根据村庄现实情况,同学们分成历史组、家庭作坊组、工匠组、工人组、教育组、艺术组、中间商组以及政府组共8个小组进行小组调研。各小组以兴趣为出发点,结合村庄背景和特色,聚焦主题任务,按照小组的计划,有序开展各自调研活动。无畏酷暑,无惧烈日,同学们走进农户、走进家庭作坊、深入生产场地、了解村庄历史、产业发展、家庭结构、政府角色、文化教育与该村乐器产业发展的关系。每天晚上,马学军老师主持全体同学讨论会,每个小组汇报调研进展与遇到的难点,大家共同交流当天调研感受与下一步的调研计划。在各组信息共享、同学热烈讨论和老师悉心指导中,各组的调研都有序进行,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

10日上午,各组的调研任务进入到收尾阶段,总结汇报会随之召开。8个小组做了《徐村产业发展的开拓者》《家庭小作坊中的亲属关系与生产关系》《徐村产业发展中的匠人精神》《徐村工人》《徐村产业发展中的中间商》《徐村的琴声》《徐村的儿童》《徐村产业发展中的村委》等主题汇报。汇报会采用互评方式,各组组长介绍调研报告的初步思路,由两个小组进行点评,提出理论、方法和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再由各小组作出针对性回应,最后马学军老师做总结。在问答中,各小组发现真问题,寻找新方向,打开新思路,查漏补缺,有助于各小组后期调研报告的写作。

   

在调研的最后一晚,同学们积极筹备联欢活动,并邀请村民参与联欢。唱歌、跳舞、rap齐上阵、同学们尽显才华,个人solo、组合节目、大合唱等形式多种多样,赢得掌声连连。同学们的热情也吸引了村民们加入其中,广场舞、诗朗诵等节目也精彩纷呈。

繁星点缀夜幕,歌声温暖人心,回忆涌上心头。清晨早起晨练,白天组队调研,深夜相伴完成田野日记。几天来同吃同住、相伴相依,同学们对农村的认知体验更加深刻,田野技巧更加熟练,朋友感情更加深厚。这七天是社会181特殊的“团建”之旅,是同学们走近农村、走近农民的难得机会,是社会学子怀揣真挚而热烈的心深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尝试。描绘生动的个案,分析案例特征,归纳共性问题,结合时代背景,聚焦乡村中的生产、生活与生命,每个人都收获满满。至此,社会181班师生的小学期调研实践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王美璇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