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中国实践的世界贡献

光明网 2021年07月0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作者:徐进(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快速的经济社会转型是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全球发展进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事实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已经是20世纪全球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红色中国”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剥削、走向民族独立的榜样。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按照中国的国情把握全球发展叙事,又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本世纪初以来,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逐年提升,政治影响日益扩大,成为了改变全球发展格局的极为重要的能动力量。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经验逐渐成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的发展机构、智库,国际多边发展机构,国际性民间组织,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将中国的发展经验看作是解决全球发展问题的重要参考。某种意义上讲,20世纪末期以来,“发展的中国”成为了当代中国在全球发展体系中的一个新的符号。改革开放后,国际社会对中国关注的核心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4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5%,同期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能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保持如此高的经济增长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各种研究机构和区域性组织在讨论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几乎都会涉及到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如果说20世纪的前半期中国创造了一个革命的经验、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创造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又创造了一个发展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诞辰之际,纵观其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系列经验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这些经验推动中国由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初具现代化特征的国家,这些经验又与全球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中国的故事既是自己的故事,也是全世界发展故事的重要组成。尤其是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来,中国故事的全球意义更加彰显。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启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维系传统全球化的各种要素也出现了变化。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发展格局更是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系列的变动标志着全球的发展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阶段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全球化这一使得过去四十多年各国共同受益的发展模式开始出现变化,通过发育全球产业链从而使得各国受益的共识正在遭到破坏。因此,发育新的全球发展伦理和共识迫在眉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前瞻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在向世界成功展示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如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转变成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国家之后,又开始向世界呈现引领全球发展并且与各国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新的发展实践。这一新的实践体系涉及减贫、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众多发展领域,既呈现了中国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体现了中国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回应。其中,在减贫、生态、卫生这三个领域的新发展实践尤为突出。

第一,减贫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高速发展相联系的另一重要发展实践。国际社会普遍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减贫成就归功于益贫性的经济增长模式。2012年以来,中国在过去大规模缓解贫困的基础之上,通过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战,彻底消除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建档立卡、五级书记抓扶贫、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扶贫考核评估等一系列创新做法形成了中国减贫的新实践。这一实践的重要国际意义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不平等程度的上升,而在不平等程度上升的背景下,中国能够通过制度性的优势将扶贫上升为国家首要发展议程,突破各种结构性的制约,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从而推动绝对贫困的消除。这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甚至对于许多发达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此同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中国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是继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的减贫目标之后的又一重大全球性贡献。从这个意义讲,减贫成为了中国推动全球发展的新实践。

第二,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的生态恢复、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正在呈现出历史性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继经济建设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创新战略。近日,中国云南野生亚洲大象向北迁移引发了全球关注,这恰恰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具体落实层面的一个特例。“两山理论”成为指导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重要理论;“生态红线”、耕地保护等则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创新。可以说,中国大力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倡导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运动中的新的实践。这一实践反映了中国对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作出的重要表率。

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有所关联,中国在气候治理中也在尝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美国的前气候问题特使斯科恩评价,中国的碳中和承诺非常令人鼓舞。中国碳中和战略的重大意义在于:不同于许多发达国家,虽然中国刚刚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但是中国的人均GDP刚刚超过1万美元,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按照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调整其能源结构,一方面将对全球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作出极为重要的贡献,一方面也会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缓解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借鉴。

第三,2020年元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对全球公民的生命安全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有效控制疫情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成为了全球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控制疫情蔓延的经验在于中国利用了其特有的政治体制以及社会文化优势,政府与人民形成了行动共同体。中国控制疫情的经验获得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的广泛赞誉。与此同时,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疫情防控的经验交流并提供包括疫苗在内的防疫药品和物资,成为了向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抗疫援助的国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是中国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全球化条件下所开展的新的发展实践。

特别重要的是,上述减贫、生态以及卫生领域的新实践贯穿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将社会发展议程提升到与经济发展议程同样的高度。中国的新发展实践不仅仅是满足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需要。这一系列实践建立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发展领域所形成的基本共识之上,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全球视野,也在微观层面上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

光明网2021年7月9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