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立德树人好老师 | 傅静雁:投身科研育人,培育拔尖人才

生物学院 2021年09月14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傅静雁老师于2016年作为拔尖人才引入我校,现任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老师长期从事细胞增殖调控领域研究,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青年基金等项目支持,并在Nature Cell Biology、Journal of Cell Biology等领域顶尖学术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傅老师始终将培养知能兼备、锐意创新、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特别是秉承“推动科研优势向育人优势转化”的教学理念,突出科研育人特色,在高质量课程建设、指导学生科研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效。

傅静雁老师目前承担了生物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多门骨干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工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本科生英文课程《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本科专业的传统核心课程。傅老师加入生物学院《细胞生物学》教学团队后,主动请缨,自2020年起开设英文版本平行课程,成为我校生物学专业第一门以英文讲授的本科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除发挥英文教学课程在提升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方面的天然优势外,傅老师尤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接该领域国际范围内最新研究成果,增加了文献阅读与讨论、研究设计、前沿进展专题等教学环节,重点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相应地,傅老师也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单纯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适度强化对学生利用课程内容初步开展研究的考察。选课学生高度评价“这门课不仅教会了我们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更打消了我们对学术英语的恐惧,希望老师能动员其他老师多开设一些全英文的课程”;“上课有趣,逻辑清晰,讲课节奏也很合适,看得出备课超级用心”;“老师讲课清晰,英语口语超强,教学能力强,学术能力好,对待学生态度很好”。

《高级生物成像(Advanced Bioimaging)》是傅静雁老师开设的另一门全英文课程。傅老师敏锐地注意到,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超高分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高级生物成像技术在多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也已斥巨资购置了多台套高质量仪器设备,但研究生们普遍仍缺乏对高级生物成像技术原理的准确把握,对于如何选择最适宜的高级生物成像技术并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也缺乏经验。为此,傅老师在校级教改项目支持下,于2020年开设了这门面向研究生的新课程,并着重突出翻转教学特点。一方面,借鉴国际高水平大学线上资料,向研究生同学们介绍高级生物成像的最新进展,尤其是通过对各类技术原理的细致剖析突出其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自主设计利用高级生物成像技术开展研究的方案,再通过课堂展示、研讨等环节加以完善。通过让学生在科研环节中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不仅使得课程内容对研究生当前的科研工作形成了直接支持,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动手能力,得到了选课研究生同学们的积极反馈。

除做好课堂教学外,傅静雁老师在指导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2017年以来,傅老师先后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三项、北京市大学生创新项目两项。在指导这些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傅老师始终以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为首要目的,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献、小组讨论,鼓励其自主设计和逐步完善研究方案。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有两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得到了“优”的评审结果,本科生阎彧萱和卢金旺还依托创新项目成果,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发表论文。此外,傅老师在担任生物191班班主任期间,也特别注重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并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为其进行推荐。目前全班过半同学已通过不同形式开始科研工作,为此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指导研究生方面,傅静雁老师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傅老师自2017年起指导研究生,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由10名博士研究生组成、充满正能量的研究团队。傅老师始终坚持贯彻科研育人要求,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研究生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工作的研究志趣,和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同时,傅老师注重培养研究生独立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的能力,积极让研究生参与整个课题过程,通过讨论和文献阅读激发研究生提出和凝练科学问题,共同制定研究计划,通过科研实践验证科研假说。这些努力也结出了硕果。傅老师指导的首名博士研究生田原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发表论文,并先后获得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优秀墙报奖、国家奖学金等奖项;她已经于2021年6月顺利毕业,并赴耶鲁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其他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目前也在顺利开展过程中。

“身为高校教师,不仅要把更多的前沿知识和方法带给学生,更要努力让学生感受科学之美、求真之趣,体会科研工作者的担当与使命,吸引和支持他们走上科研之路。”这是傅老师回顾过去五年教学工作时的感悟,也将是她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马文哲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