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烟台两会进行时丨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新突破

水母网 2022年12月30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市”“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建设农业强市”“乡村建设行动”“农民增收致富”等乡村振兴领域关键词格外引人关注,彰显了我市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和方向路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绘就新画卷。对此,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推动“五个振兴”协同发力,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守好“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招远市锦程家庭农场选用了“烟农999”“烟农1212”等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亩产达到1300斤;

绿水韵味苹果旗舰园(海阳)采用了大苗建园、标准化管理,实现当年栽种、当年见效;

益生股份自主选育的小型白羽肉鸡新品种“益生909”,填补了国内白羽肉鸡育种历史空白……

一个个新高、一次次突破,背后是我市持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努力。我市扎实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全力守好群众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2022年,全市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食实现丰产丰收,建成高标准农田18.3万亩,“烟农1212”创全国小麦高产纪录,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69个,4家企业入围国家级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开展新一轮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统筹推进新型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品牌重塑、质量升级,全方位提升烟台苹果核心竞争力。

对此,蓬莱区刘家沟镇木基杨家村农民、高级农艺师邢丰媛代表高度赞同:“全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还有部分果园和品种比较老旧,需要继续引导果农改变传统观念,更换优良品种,采用现代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实现省工、省力、早果、优质、优价。”

近年来,预制菜等新兴产业在我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今年,全市预制菜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00亿元,稳居全省预制菜产业第一梯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响烟台大樱桃、莱阳梨等区域品牌,做优海产品、畜禽、粉丝及深加工和花生及食用油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预制菜等新兴产业。

“目前,在预制菜这个赛道上,可谓是‘百舸争流’,各地都在跑步入局、全力竞逐。”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郑钧委员说,“作为农业大市,烟台发展预制菜有天然优势、历史基础,作为一家农字号企业,积极抢占预制菜赛道,我们感觉信心更足、动力更强。”

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同时,深入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小麦、花生、甘薯等一批突破性新品种。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美丽乡愁

明清老宅,古韵悠悠;景观小品,妙趣横生——雪花飞舞中,徜徉在龙口市黄山馆镇,一村一品,一步一景,让黄山馆群众活得有滋有味。

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今年,我市加大乡村建设力度,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全市打造103个美丽乡村样板村,完成7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1018个村庄供水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农村公路2084公里、清洁取暖16.3万户……一个个乡村成了广大农民乐享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乡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不仅是农业农村的‘面子’问题,更是事关乡村振兴的‘里子’,直接关系‘老乡’的幸福感、获得感。”莱阳市团旺镇光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初鹏飞代表说,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美丽乡愁。

初鹏飞代表认为,下一步,全市要继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改建农村公路,提升供水能力。同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清洁取暖和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

“这些年烟台对农村的投入有目共睹,但对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市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更好完成。所以,一定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快补齐短板。”民盟烟台市委常委、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继续教育处处长冯钢铭委员说,要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县域(城)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小城镇服务乡村功能,推动城乡设施标准并轨、功能互补、服务衔接。

“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事事有规划、事事先规划,注重前瞻性、整体性、系统性。”冯钢铭说,这样才能贴合乡土文明,彰显文化自信,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代表、委员们表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还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让群众口袋鼓起来、脑袋富起来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2022年,我市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兴产业、促就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多的群众口袋鼓起来、脑袋富起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对此,招远市夏甸镇泥湾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学林代表深表赞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在农民共同富裕上出实招、见实效。”他表示,因村制宜找准发展路子、增加农民收入,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泥湾子村以村民100%的入社率成立了招远市米湾子专业种植合作社,建成了千亩小米种植基地,打造“莲花山金谷圣米”田园健康产业品牌,连续两年给社员分粮又分红,人均增收2000多元。

王学林认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定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富民工厂”“创业车间”,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市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工作,2022年,全市共培养高素质农民4700人,为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在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是种子工程、‘芯片’工程。”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健委员说,要继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让更多农业技术骨干和高素质农民活跃在广袤的田野上。

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同时,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争先晋位擂台比武”活动,让农村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和睦幸福的家园。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乡村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代表、委员们表示,将坚定信心决心,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迈出新步伐,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水母网2022年12月30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