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虎年向未来 | 赛会服务志愿者王皓、祖圣宣: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2022年02月11日 浏览次数:

【专题】大美农大连冬奥 虎年一起向未来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231名赛会志愿者服务于技术、场馆管理、志愿者、赛事服务等多个领域。在这些志愿者中,有两个普通又不平凡的志愿者,他们服务于体育领域,室外工作时间长、对于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体育领域志愿者王皓、祖圣宣,去了解他们的志愿者生活,分享他们的体会与感悟。

王皓

从储备成为正式  感到幸运不已

2021年12月20日。就在其他志愿者接到成为正式志愿者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时,王皓和祖圣宣两位志愿者接到通知,自己将仍然以储备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冬奥会各项筹备事宜。得知这个消息的两位同学虽有遗憾,但仍然抱着积极的态度去配合接下来需要完成的工作。

12月31日上午,由于工作安排调整,学校有了储备志愿者转为正式志愿者的名额,王皓和祖圣宣就成为了其中幸运的两个人。从遗憾到惊讶与激动,接到通知后的两位同学立刻着手准备,以确保自己后续工作能顺利开展。

“我从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幸运”,在谈到转为正式志愿者的心情,王皓表示。“在这一场体力、心态和智慧的较量中,一路走来我从未想过放弃,事实也会证明,我就是一名优秀的冬奥志愿者”,祖圣宣对于转为正式志愿者也感到无比兴奋与激动,“我特别激动,还有机会参与到赛会志愿服务中,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也在激励我要充满干劲,以自己最好的状态投入其中。”正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坚持与努力,他们才有了成为冬奥会赛事志愿者,展现自己能力与风采的宝贵机会。

祖圣宣

没有困难的工作 只有坚定的决心

两位同学服务的体育业务领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这个领域的志愿者不但要在训练和比赛时全程在岗,也因为工作内容在户外直接服务于国内外运动员,这对于每个志愿者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考验。为了能够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做了不少的准备。王皓提到:“刚开始身边的一切很陌生,虽然自己提前做了一些功课,去IBSF的官网查看过竞赛规则,但雪车/钢架雪车竞赛对我而言是全新的概念。很多涉及专业知识这都需要我去学习、去尝试。”面对陌生的环境与工作,他们没有任何迟疑或退缩,而是通过多种途径,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整个冬奥会期间需承办两个大项、三个分项、十个小项的比赛,训练与竞赛的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作为体育领域的志愿者,他们必须在每一项训练和比赛中按时到岗,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但要早出晚归,也需要几乎全勤工作,很少有时间休息。

在雪车组工作的王皓,面临着突发情况较多的难题。“我们的岗位特性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我当过验证员、信息助理、赛道巡查员、颁奖引导助理等多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目前负责钢架雪车起点每一位运动员出发前几分钟的衣物收集与管理工作。”在影像办公室工作的祖圣宣同学则承担着另一份责任,“目前我的主要工作是在运动员出发区和结束区进行拍摄,记录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工作状态,为后续宣传工作积累素材。在我们空闲的时候也会去结束区周边点位站岗,检查出入人员证件,同时解答来往行人的一些问题。”为了能够完整记录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他们往往需要多次往返运动员出发区与结束区,日均步数超过两万步。“有时为赶上拍某场比赛或者官方训练时工作人员的照片,可能还要跑着上下山,而且因为我们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往往在晚上11点之后才下岗。”

除了陌生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工作内容,严峻的防疫形势和寒冷的工作条件也是两位同学面临的挑战。在官方训练开始后,各国运动员加入训练,防护消杀一刻也不能松懈。王皓和祖圣宣都面临着寒冷天气的严峻考验:“我们的防护面罩根本不会起雾,而是水蒸气迅速冷凝成冰晶附着在上面。双手带着橡胶手套,当用凝胶消杀时,如果有风就感受到刺骨的冷,即便你紧握双拳也会感到仅剩的一点点热量在迅速散失,很快会被冻僵。幸好有场馆和学校贴心为我们准备的暖贴、防雾喷剂等物资,切实解决了我们工作中的小困难。”

尽管工作上有些客观难题,但他们也从不懈怠。”面对难题,他们选择迅速调整,坚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工作正常运行。

在辛苦中不断成就 在冬奥中收获成长

虽然工作中有着各类挑战,但是当谈到自己工作中的收获与体会,两位同学仍有很多心情想要分享,话语中也带着小小的骄傲。

艰苦条件带来的是参与感与幸福感的回报。“条件是艰苦的,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王皓表示,在志愿服务中,他帮助翻译解释网页内容,成功激活注册竞赛信息系统,保证了赛事信息正确及时送达。为此,他经常会被称赞“后生可畏”,这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在竞赛服务中,王皓和运动员用眼神相互致意,说“morning!”“Hello!”,有的运动员还用汉语向他说“谢谢”;在距离运动员最近的地方,他能观赏到他们每一个人出发的姿态和动作。“虽然工作很疲惫,但我和搭档一起上岗和休整、相互鼓励与支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对我来说这都是珍贵的幸福感。”

在工作中收获的是奉献与付出的快乐。“在工作的同时我们可以去到很多地方、认识形形色色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能够拍到他们真诚付出的状态是最让我快乐的。通过参加此次志愿活动,我更好地了解了雪车、钢架雪车以及雪橇这三项惊险刺激的运动项目,同时也体会到了奉献的乐趣。参与到冬奥会志愿服务对我来说是一个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是人生的历练过程。我在志愿中体验到劳动者的辛勤与艰苦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清楚地明白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道德素质、个人修养以及社会责任”。祖圣宣如是说。

对于冬奥志愿者这个身份,两位同学也有不少的感悟与体会。王皓说:“冬奥志愿者的新鲜感会迅速溶解于高强度的工作中;我们是‘作战部队’,必须保持活力和敏感。在全要素演练的第一天,1月31日的晚上,我写了一首诗:‘日出融雪暖,试兵齐动员,四海新虎至,逐梦雪游龙。备赛千万事,细节尽周全,我辈当努力,健儿定凯旋。’”

王皓表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我坚持着,并始终在接受考验,努力发现快乐并始终期待收获新知识,增长见识,结识朋友;这一切离不开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念。面对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我要没乐找乐,看到、听到、记下让我心潮澎湃的瞬间。我也有信心去迎接每一天新的挑战,将农大‘团结、朴实、求是、创新’的校风展现出来。来到场馆,我带了《目光》这本书,是陶勇医生的文学随笔。按照学校要求,我在里面夹了一张小纸条,里面这样写道:‘作为北京冬奥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我诚挚期待这本书带给您温暖和力量。衷心祝愿志愿服务成为您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祖圣宣说:“作为一名正式党员,在国家筹办冬奥会这样重大活动之际,我应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成功举办冬奥盛会的保障工作贡献出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更有使命在冬奥中贡献自我。党和国家都对我们青年有所期待,我们应该积极地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通过参与冬奥志愿服务可以增加我的人生阅历,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和工作人员,在为他们服务的同时我感到骄傲,多年后当我回想大学生活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曾为冬奥会服务。参与志愿者服务,奉献的是汗水,体验的是感动,净化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快乐,提升的是境界,实现的是真正的人生价值。在接下来的志愿者工作中,我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正能量,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志愿服务中,圆满完成各项保障工作。”

供稿:蒋晓彤 刘若岩

供图:王皓 祖圣宣

编辑:刘铮

责任编辑:赵竹村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