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多方合力开启儿童福利事业美好明天——新时代儿童事业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三

中国妇女报 2022年06月0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范语晨

“你们今天是小树苗,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湖南考察时,曾经这样寄语小朋友。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为了让每一棵“小树苗”都能幸福成长,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福利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完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和工作体制机制,密织孤弃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推动儿童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不断迈进。

填补政策空白:让“事实孤儿”不再“事实孤独”

2021年6月30日,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全面实施当天,浙江省玉环市芦浦镇通过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收到来自福建省福鼎市贯岭镇关于儿童小义(化名)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经审查,小义系浙江省玉环市人,自父母离异、父亲亡故、母亲失联后,现随外祖母在福建省福鼎市居住上学。

玉环市、福鼎市两地迅速行动,利用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实现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全国首例“跨省通办”。小义自7月起便享受到了由玉环市民政部门发放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每月共2140元。

像小义这样,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俗称“事实孤儿”,主要包括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上述8种情形之一的儿童。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大都面临生存发展的多重困境,虽有父母,却处于“事实孤独”之中,且社会支持体系十分薄弱,一直以来都是儿童福利兜底工作中的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事实孤儿”等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问题,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首次将困境儿童分类纳入孤儿保障。2019年6月,民政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首次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国家保障范围,填补了儿童福利领域制度的政策空白。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25.3万余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得到保障,“小义”们有了生活来源。

温暖“事实孤独”,不止简单发钱了事。2020年以来,《关于做好服刑在押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子女关爱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陆续出台,对“事实孤儿”的精准认定、发现报告与常态化关爱机制逐步建立起来。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合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南方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表示,“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国家保障,说明当前我国困境儿童的保护网‘织得更密’,而要求各地加强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排查、认定和给予常态化关爱保护服务,则是在更密的保护网之下,提升更高质量的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的具体体现。”

“我是学绘画的,买绘画材料的钱不用愁了” “我是学计算机的,我要用这笔钱给自己买台电脑”……说话的这些孩子们都是2021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的受益人。对于将要步入大学的“事实孤儿”而言,学费一度是他们逐梦的拦路虎。而截至2021年底,已共有733名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收到了每人6000元的助学金,顺利开启了大学生活。成长得到呵护的同时,他们的梦想也不再孤独。

形成多方合力:托举起留守儿童的美好明天

下午5点放学后,9岁的小涛跟着奶奶,走出了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小学。他没有回家,而是开心地走进了村里的“儿童之家”。在社工老师的引导下,小涛写完了家庭作业,然后开始课外的音乐、绘画活动。

小涛的父母都在广州打工,平常只有祖孙俩相伴。曾经奶奶最发愁的事情就是孩子的学习她管不了,孩子想爸爸妈妈,她也很无奈。

小涛奶奶的忧虑是留守儿童共同的困境。监护缺位、教育缺失、关爱不足,导致留守儿童在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易出现一系列问题,“留守”一度成为他们成长的伤痛标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问题。为了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做出了系统性安排。

制度设计要成为真正惠及儿童的制度关爱,并非易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潘璐表示,针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型社会政策需要国家、市场、企业、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需要重建劳动力再生产和儿童发展所必需的家庭和社区环境。因此,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形成多方协同联动的机制,成为留守儿童问题的破题关键。

2016年4月,国务院同意建立由民政部牵头、27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9年4月,民政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了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小涛所在的儿童之家就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联动的产物。麒麟区探索出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和免费场地,扶持麒麟区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陪伴、教育工作。如今遍布麒麟区的儿童之家,为2200多名留守儿童的课余、假期提供了去处。

然而,举社会之力,依然无法代替亲情的陪伴。近年来,有关部门开展如火如荼的专项活动,为留守儿童与父母搭建亲情“桥梁”。2016年底至2017年,民政部会同7部门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2019年起,常态化开展“保护儿童安全 携手共同成长”暑期儿童关爱服务和“把爱带回家”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截至2021年2月,共动员各类志愿者594.7万名,结对留守孤困儿童369.8万名,受益儿童和家长3632.6万人次。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党和政府大力推动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落实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等工作,为从源头减少留守现象提供了有力支持。“增强家长的监护责任,才能实现留守儿童问题的‘源头治理’。”民政部儿童福利司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推动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困境儿童保障体系,促进“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关爱保护格局的形成,帮助留守儿童托举起更美好的明天。

升级养育教育:“慢飞的天使”也能翱翔人生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残疾孩子尽早接受教育。让他们长大后能像我一样,自力更生、回报社会。”

残疾儿童常被称为“慢飞的天使”。20年前,3岁的聋哑女孩王雅妮被送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在这里入住的儿童,鼓励雅妮好好学习,学业有成。

如今,王雅妮已经成为呼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老师,她的一路成长,见证了我国残疾儿童救助关爱体系的巨大进步,告诉孩子们,“慢飞的天使”也能翱翔人生。

小雅妮是在儿童福利院“模拟家庭”的抚养模式下长大的:每个小家庭有一对真实夫妻,担任孩子们的爸爸妈妈,还有一名教师辅导孩子的文化课学习。2014年,在得到总书记肯定后,福利院扩大了小家庭养育模式,进一步细化形成了单元式、模拟家庭、公寓式、小家庭、医护结合等5种养育类别。

收养和抚育解决了残疾儿童的生存问题,而康复救助服务则使得残疾儿童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身体能力。自《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以来,国家先后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推动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全国承担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的康复机构已有8383个。2011年以来,全国共有126.6万人次0~6岁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救助服务。

特殊教育的巨大发展,也让雅妮“帮助更多残疾孩子尽早接受教育”的心愿在全国范围内成为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特殊教育放在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颁布《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出台《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残疾儿童和每一名学龄儿童一起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院长王雁深切感受到:“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特别迅速。尤其是2022年初启动实施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实现残疾儿童青少年最大限度的发展,努力使他们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材,这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推动是巨大的。”

据统计,2021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288所。特殊教育在校生由2015年的44.22万人增长至91.98万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2016年起,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6000元,达到普通学生的6~8倍;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实现“县县有特校”。

随着特殊教育的普及水平、保障条件和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应融尽融”正在努力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教育权利已得到更好保障,越来越多的“苔花”得以如牡丹一般,向阳绽放。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古代圣贤对理想社会的祈愿,正一步步成为广大儿童身处其中的幸福。《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推动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的目标如今已基本实现。南方欣喜地表示,新时代儿童福利政策在制定、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儿童、儿童的独特性与儿童的权利不断被“看见”,儿童发展、福利和保护成为公共政策的一个增长点:“政策尺度越来越细致,提出的关爱保护服务范围更广,回应儿童的需求更丰富,充分体现出对童年的独特性、儿童成长多维需求的理解和回应。”

《中国妇女报》2022年6月6日2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