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大创榜young】中国农业大学 王学凯:青年勇担科技兴农使命,创新赋能饲草产业发展

成功就业微信公众号 2022年07月1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王学凯,男,汉族,1993年10月生,河南焦作人,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大学兴农青年学者,现任北京中青益草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董事。

王学凯于2016至2021年先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曾任草学硕士党支部支部书记,曾获优秀党员、博士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奖励。2020年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王学凯与校友徐晶晶一同发起中青益草创新创业团队,在饲草加工课题组杨富裕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与支持下,组织草学、畜牧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优秀青年学子投身饲草产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工作。在王学凯带领下,团队成员奔走在科技扶贫第一线、历练于创新创业赛场上,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北京中青益草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截至次年生产季结束时,公司业务便已覆盖天津、河北、河南、内蒙、山西、甘肃、江西、广西、四川、贵州、辽宁、吉林等十余个省市地区,团队创制的主打产品“益青”系列菌剂也于2021年10月成功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与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把国家需要作为个人爱好

做好小草里的大文章

对于出生于中原小城双职工家庭的王学凯而言,2012年高考后报考农业领域的草业科学专业绝对称得上进入了一个冷门行业。那时他对草业的全部印象,建立在初中时从新闻上看到的三聚氰胺事件相关报道之上:原来奶牛可能吃的是秸秆,没有好的饲草就没有好品质的牛奶,这让他产生了解草业的兴趣。随着本科阶段专业课学习的不断深入,他越来越觉得草业有价值、有意义、有意思。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支持青贮饲草料种植等指导意见,让他感到十分振奋。本科即将毕业时,他便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师从杨富裕教授在新型饲草料资源开发与青贮发酵机理方向开展研究,通过科研的方式深耕这个行业。

“十三五”以来,国家相继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粮改饲、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政策措施,草食畜牧业集约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优质饲草产品需求快速增加。王学凯明白基础研究是产业创新的源头。2016年入学以来,他便在导师的指导与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调研考察,不断丰富对专业的认识。在青贮饲草料加工领域,青贮微生物与加工技术是整个工艺流程的关键所在,王学凯便在此研究方向勤奋钻研。在校期间,他主要主持2项、参与6项与青贮饲料发酵专用菌株优选与应用相关的项目,先后发表科技论文7篇,主导研发专利2项,受邀做在国际会议做报告1次,参与《构树青贮技术规程》等10项标准编制工作。通过深入研究,扩充、更新了团队的青贮微生物动态菌株库,验证了多株功能型微生物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丰富了青贮饲料品质资源数据库。他开始觉得,草业这个事情是值得干一辈子的大事,学院的院训“小草大业”,仿佛未来的道路已经明了。

在科研路上发现痛点

以自研菌剂投身创新创业

饲草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新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形成良好的应用模式,才能具有足够的影响力。青贮技术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的方式保持饲草鲜嫩多汁,解决了农牧区饲草生产和使用的时空矛盾。让家畜一年四季可以吃上青绿饲草料,保证动物每天营养均衡,便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性能、提升肉奶等产品品质的效果。此外,青贮技术还能使构树、桑树等木本饲料,秸秆、甘蔗尾叶等农业副产物,果树、生态林平茬枝条等成为饲草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提高适口性与发酵品质,释放功能性成分,提高营养成分的保存率与吸收利用率,达到扩充饲草料资源来源的目的。推广青贮技术,调制出更多优质安全的青贮饲料,便成为王学凯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号召的方向。投身于优质饲草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后,王学凯的产业考察足迹遍布国内饲草料主要产区,深入广西、贵州、青海、云南、西藏等地饲草料生产一线参与指导青贮饲料加工技术。

在青贮技术推广过程中王学凯了解到,我国青贮饲料生产过程中青贮发酵菌剂普及率较低,尤其中小型生产单位要么完全不用青贮发酵剂,或是使用“三无”产品。这也就意味着近半数青贮饲料品质安全没有保障,可能造成青贮饲料在贮藏过程中滋生腐败微生物,导致饲草料腐败、霉变、发热从而增加营养成分损失,甚至在采食后危害家畜健康。同时,由于我国饲草产业起步较晚,国内青贮菌剂规模化市场基本完全被国外品牌产品主导,其核心微生物对外国当地主要饲草品类和发酵条件的适配性较好,但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多元化的饲草供给体系与生产环境,造成应用成本高、发酵效果良莠不齐等一系列问题。

为中国饲草量身定制的青贮专用微生物并非没有,只是还呆在实验室和论文里,尚未投入市场。在课题组团队近二十年的研究中,自己以及师兄师姐们的成果里,他亲眼见到了许多效果绝佳的青贮专用微生物。为了突破国内青贮菌剂市场被海外垄断的现象,王学凯在课题组老师、同仁的支持下牵头组建了中青益草创新创业团队,带领团队成员先后创制了“益青1号木本饲料专用青贮发酵剂”、“益青2号豆科饲草专用青贮发酵剂”、“益青3号禾本饲草专用青贮发酵剂”等产品。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扶持下,核心菌株与应用技术免费授权给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进行应用转化与示范推广。中试产品经过2019年的示范推广与配方优化,获得了应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创造价值是企业立身之本

疫情期间经济遇冷,王志举最常思考的问题就是作为初创企业如何才能够获取稳定的现金流,虽然获得了数百万元的融资,但是在他看来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而创造价值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将千万级的意向订单落实下去是当务之急。

一次客户正在使用的设备出现bug,王志举带着工程师们当即前往现场,经排查后判断是客户应用场景变化导致的设备故障。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为了不影响客户工作进度,众人一致决定原地升级设备,顶着炎炎烈日现场工作,一下午依次拿出三套改进方案发现均不能完美涵盖新的应用场景,第四套原理论证后光速执行,博士驱车2小时送元件,原地改代码改电路。

设备升级后,客户忍不住为他们的敬业和效率点赞,而这次经历也成为了格镭成员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让新加入的成员意识到,这支团队不仅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也充满了朝气和创造力。

以赛促创激发青年力量

科技兴农共谋乡村振兴

中青益草创新创业团队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理工园)、中国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办公室、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以及中农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指导与孵化下,先后获得2020年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评选一等奖、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优胜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等荣誉奖励。2012年底成功注册北京中青益草科技有限公司后,团队以青贮微生物发酵剂研发销售为切入点进入饲草产业,同时提供青贮全产业链菜单式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

创业总是带着美好的设想与宏大的志愿,真正进入市场后才会迎接社会的第一课。按《“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要确保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的目标,我国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总量将超过1.2亿吨,尚有近5000万吨的缺口。在巨大的需求之下,王学凯和团队成员信心满满地认为物美价优的产品肯定是不愁销路,但市场迎头便浇来一盆凉水。农牧民对应用菌剂的长效收益认识不足、“三无产品”低价营销、企业客户对外国货的“迷信”以及改用新产品与新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即使有赛事奖励、高校科研成果背书,产品推广过程中种种问题使得初期进展缓慢、困难重重。加之产品投产不及时错过初期生产季、运营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失调等内因,前几个月的路走得格外不顺。王学凯带领团队成员即时汇总问题咨询学校、园区创业导师,协调代工渠道、扩宽宣传途径、改进客户教育方案,组织团队骨干参加一系列管理技术学习、招募饲草领域资深经理人开拓市场资源。同时按照客户特征与规模差异,及时调整推广策略,开展买赠折扣、意向订单试用、附赠技术培训等活动,市场反馈渐渐好转,公司初创的下半年逐步实现盈利。

转眼已是创业的第二年,成长后的王学凯与中青益草团队深知农业领域研究与推广一样,从来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公司“中国青年,为中国草”的理念一般,他们希望能为我国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也希望有更多优秀的青年力量一道同行,接过草业创新发展的接力棒、肩负起科技兴农的使命担当,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笃行致远。

成功就业微信公众号2022年7月13日

注:成功就业微信公众号是北京市教委所属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官方账号。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