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耀双甲·学术校庆 | 新西兰林肯大学Pablo Gregorini教授来访动科学院 与青蓝社共绘国际学术合作新图景

7月3日,新西兰林肯大学PabloGregorini教授应邀访问动科学院,开展深度学术交流。Gregorini教授以《Integral Health Farming》为题发表专题学术报告,并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Lain Gordon教授、SagaraKumara博士共同参与由青蓝社主办的“青年教师国际视野拓展与合作交流”的主题活动。活动由动科学院世界顶尖涉农大学合作工作部部长李蒙蒙副教授主持。

图片1.jpg

前沿理念引领:多功能草地系统的创新探索

Gregorini教授聚焦反刍动物营养、草地生态及可持续放牧系统研究领域,在报告中系统阐释了放牧系统优化设计、动物福利与营养调控机制的前沿成果,重点剖析多功能草地植物化学成分对畜产品品质、动物健康及人类营养的正向作用。他特别介绍了林肯大学卓越研究中心提出的“未来生产性景观”创新理念,该理念以生物多样性与共生模式为设计内核,通过多功能草地与动物生产系统的有机融合,实现环境保护、动物福利、人类健康与生产系统设计的协同发展,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图片2.jpg

报告引发热烈反响,现场师生围绕牧场生态设计理念、功能性食品开发技术路径及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议题与专家展开深度探讨。赵广永教授、周振明教授、陈昭辉副教授、苏华维副教授等30余位师生参与学术研讨,思想碰撞中孕育着跨学科合作的新可能。 

图片3.jpg

国际经验共享:青年学者成长的多维赋能

学术报告会后,三位国际专家共同参与青蓝社主题交流活动,该活动由动物学院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与青蓝社联合承办,20余位青年教师与学生代表参会。

Gregorini教授以自身跨文化合作经历为切入点,通过具体案例解析跨地域科研合作中沟通模式、工作习惯、预期差异及制度壁垒等潜在挑战。Gordon教授围绕合作伙伴关系维系策略,分享构建长期互信、实现共赢发展的实践智慧。Kumara博士则结合海外求学心路历程,从学术指导、心理调适及文化适应等维度提供宝贵经验借鉴。

图片4.png

在互动研讨环节,聂伟、王炳、张鲁、舒航等青年教师积极提问,就国际合作项目申报策略、奶牛肉牛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学术探索与合作协同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此次活动作为青蓝社首次邀请国际专家参与的深度交流活动,通过前沿理念传递与实战经验分享,有效拓宽青年教师的国际学术视野,为构建国际化科研合作网络提供方法论指导,同时为学院打造世界一流学科体系、完善学术人才培养机制夯实基础。

图片5.jpg

本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起中外畜牧学科研合作的桥梁,更通过“理念创新——经验传递——实践指导”的立体化交流模式,为学院国际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农耀双甲”学术校庆系列活动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供稿:动科学院 李蒙蒙、韩博

供图:动科学院 李蒙蒙、韩博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