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出版社与植保学院就教材建设开展专题研讨

近日,植物保护学院组织召开教材建设专题会议,植物保护学院李虎副院长、李志红教授、彩万志教授,动物医学院陈耀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宋俊果、顾问刘军、高等教育事业部主任王笃利、数字出版中心主任吕建忠等近50人参与本次专题会议。本次线上线下联动式会议由植物保护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与教育部昆虫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合办,由植保学院李燕副教授主持。

杜琴20230419.jpg

李虎介绍植保学院教材建设基本情况,包括植保专业优势、教材建设基础、专业建设目标、近年来出版的优秀教材、教材发展规划以及新形态教材编写情况,还对与出版社的战略合作背景、“十四五”期间教材编写出版规划做了详细的介绍。

彩万志教授做了题为“追求卓越 打造经典——一个老教师编写教材的体会”的报告,回顾了昆虫学经典教材的前世今生,阐明了知名专家编撰教材的影响力,提出了教材建设的重要性。他以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普通昆虫学》的编写与出版为案例,提出教材文体要“基”“整”“简”“范”,教材对象要面向学生、面向教师和面向同行,教材编写要做到“六统一”。

陈耀星教授做了题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下的动物解剖学教材建设探索”的专题报告。他首先简要谈了对教材建设的四点认识,认为教材建设工作对提高教师教研素养、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还表示要打造精品教材,提高教材质量,应考虑教材的“六性”要求,经过不断地锤炼打磨与创新实践,增强教材启智增慧、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他还提倡,要将传统的纸质教学用书与现代多媒体信息资源全部纳入教材建设中,全面丰富教材的表现形式,提高教材的实践性与创新性。

王笃利主任做了题为“紧跟教改精神,服务新型人才培养——植物保护学院教材体系建设总体建议”的报告。他简单介绍了教材编写出版的八大步骤,提出新时代高质量教材建设要遵循“新农科”建设要求、教材管理办法、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四大要求。他还简要介绍了出版社与植保学院战略合作的背景,对“新农科”融合与创新、思政建设和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出版做了重点汇报,还就教材编写出版的部分具体问题做了详细说明。

吕建忠主任做了题为“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的报告。他指出,数字资源建设要“突出重点、精品为王,共建共享、长期积累”,他就数字媒体出版形式和特点,结合新开发的纸质教材图像识别技术与数字媒体融合功能进行现场演示,还对各类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做了重点说明。

植保学院教师教学分中心主任李志红教授做会议总结,对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表达了感谢,并以“精品教材树典范,三尺讲台谱新篇”总结了本次会议的核心理念与传达精神。

交流中,与会教师与出版社做了充分交流,出版社宋俊果副总编辑、刘军顾问等就知识产权管理、地图使用规范、新形态教材资源建设、思政资源建设、出版经费保障、国外教材引进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供稿:出版社 杜琴

供图:出版社 杜琴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