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院张小兰教授团队到安徽开展调研交流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响应“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号召,4月24日至25日,园艺学院张小兰教授、赵剑宇副教授等来到安徽省,先后走访了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和合肥丰乐种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参观,开展学术交流,为促进园艺学院与安徽企业单位的深度交流合作“探路”

1682649857849041085.png

张小兰教授团队从事黄瓜发育生物学与品质调控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株型、果形以及育性等性状的关键基因挖掘及调控机制解析。

在淮北师范大学,张小兰以“黄瓜果实发育机制与分子育种”为题作学术报告。她从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一号文件,引出“菜篮子”等名词,进而提出了我国园艺产业的现状及重要性。报告重点介绍了黄瓜果实调控的基因网络和黄瓜果把长度调控的分子机制,与会人员就黄瓜的育种现状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座谈会后,张小兰教授一行到淮北师范大学的育苗基地和试验基地进行参观,并提出“健壮的种苗是生产和试验的基础”。

1682649878330038069.png

随后,张小兰、赵剑宇来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进行交流。张小兰以“科技人才成长之我见”为题,为研究所青年教师进行了经验分享。她讲述了自己回国以来,从个人成长及科研经历出发,分享了如何高效推进课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平衡科研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她表示,创新性是课题的灵魂,建议科研工作者多读文献、明确研究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她形象地讲述了如何高效利用时间,谈到职业发展依赖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可增加生活的支点。此外,在业余生活中适当休闲运动,也是使自己保持精力充沛、提升气质的重要方式。张小兰的分享为青年教师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1682649889845020785.png

最后,张小兰教授一行来到合肥丰乐种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交流。交流过程中,丰乐种业公司负责人就西甜瓜育种产业生产中面临的困境等提出问题,张小兰教授作了回应解答。她指出,葫芦科作物产业目前仍处于2.0-3.0育种转变期,面临“卡脖子”等技术难题,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抢占生物技术领域竞争制高点,推进简化栽培的育种方向以期解决生产上面临的难题。她希望企业能与高校深度合作,探究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创制更加优良更利于栽培的新品种,提高我国蔬菜产业的生产效率。

供稿:园艺学院

供图:园艺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