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经土地学院申报、学校推荐和专家评审,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批准我校与逢甲大学联合举办“海峡两岸智慧农业与耕读教育研讨会”,在两校深入合作基础上打造两岸教育交流品牌。
研讨会期间,结合我校智慧农业、科技小院、劳动教育等成果,两岸师生时隔五年再次面对面探讨两岸科研和人才培养,并续签双方合作交流协议。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10余家优势单位,赵春江院士等30余位两岸相关专家、曾有两岸交流经历的校友,以及50多名研究生参会。
学校港澳台办副处长杨高文、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党委书记刘尚民、台湾逢甲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中心处长叶美伶出席并致辞。研讨会开幕式、专题报告环节由土地学院副院长杨建宇教授、叶美伶处长、朱德海教授、张晓东教授和张超教授分别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春江研究员做“建设智慧农业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旨报告。国家杰青延续资助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刘良云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解伟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明冬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主任叶思菁,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刘帝佑助理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院长张漫教授、资环学院副院长王冲教授、涿州教学实验场杨德昌副场长、土地学院严泰来教授和曾也鲁教授等大陆学者,围绕主题分别做“全球土地覆盖变化遥感分类与动态更新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农产品贸易隐含的资源环境效应”、“深度学习与大模型时代OBIA的困境与突破—以OCNN农林遥感应用为例”、“中国耕地生态退化格局研究”、“制图级矢量要素的遥感智能解译研究”、“智慧农业与农业机器人”、“科技小院与耕读教育”、“践行劳动教育,耕耘美丽中国”、“微光遥感原理及应用若干问题”、“植被荧光与反射率协同遥感手段的作物环境协迫监测”等专题报告。
逢甲大学GIS中心叶美伶处长、方耀民副教授、郭静怡处长,金门大学吴政庭助理教授等台湾学者,分别做了“空间信息于智能农业之应用与服务”、“智能农业物联网应用与防灾平台建置”、“智能渔港数字孪生-三维渔港管理平台建置”、“热岛效应与城巿风廊对农作之影响-以台中市为例”的专题报告。
研讨会前,台湾学者实地参观了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数字农业研究基地,并就双方后续合作深入探讨。研讨会期间,土地学院副院长杨建宇教授、逢甲大学GIS中心叶美伶处长,分别代表双方,续签了两岸双方合作交流协议。会议讨论总结环节,中国农业大学严泰来教授介绍了两岸多地的良好交流背景,刘哲教授解读了耕读教育、智慧农业对两岸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原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忠明研究员认为本次研讨会促进了两岸教育科技交流,是值得持续推进的形式。
此次研讨会筹备期间,我校港澳台办、土地学院相关领导和老师高度重视,教育部台办、北京市台办给予了指导和支持。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工作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农业灾害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中心的老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了会议的组织。
中国农业大学和逢甲大学的合作交流始于2003年,由中国农大严泰来教授发起。二十多年来,两校合作从两位老师逐渐扩大到两个教学科研单位,从系级、到院级到校级,从老师、到研究生、到本科生,从学术研讨、到师生互访、到合编教材,从合作办会、合发论文、到共担国家科研项目。双方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为促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做出了农大人的贡献。
供稿: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供图: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