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9日,2025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在河北邯郸隆重召开,来自国家部委、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主题共谋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院长、理学院何雄奎教授团队携北京平谷智慧农业科技小院(以下简称“智慧农业小院”)创新成果亮相大会,全面展示了智慧农业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成效,成为会议焦点。
在大会成果展中国农业大学展区,博士生余忠义、苏立阳,硕士生张宏图、孟祥森代表智慧农业小院向教育部副部长杜江峰、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院士、科技小院创始人张福锁院士等与会领导专家汇报并展示了团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农业系列研究成果,包括基于遥感大数据、农业传感器和物联网的系列智能作业装备与技术。
自2019年入驻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以来,何雄奎教授团队以当地特色产业——平谷大桃和佛见喜梨为核心,建设“西营未来智慧果园”,集成水肥一体管理、远程监控、虫情测报等系统,推动果园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决策数字化和管理生态化。目前,园区智慧桃园、梨园面积达1000余亩,涵盖12个优质品种。数据显示,智慧果园技术使劳动力成本降低50%,农药用量减少36%,果实商品率提升至92%,每公顷碳排放减少820公斤,综合收益增加1.2万元,投资回收周期缩短至2年,成为全国智慧农业的标杆示范案例。
面对传统果园管理模式中劳动力短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挑战,智慧农业小院以智能感知、精准决策和无人化作业为核心,构建了“高效-低碳-可持续”的果园生产新范式。团队通过技术共享与模式推广,已为多地果园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智慧农业小院不仅实现了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更通过“师生+农户”的驻点服务模式,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善创新的智慧农业科技人才。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拓展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农业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为农业强国和乡村振兴注入更强科技动能。
供稿:理学院
供图:理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