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科学院关工委开展新学期研讨 与离退休40支部共建同赏《哪吒2》

3月4日下午,动科学院关工委召开新学期工作研讨会,与离退休第40党支部围绕双甲子校庆、学院高质量发展、关工委新学期工作计划等议题开展共建研讨,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动科学院关工委副主任赵钺主持会议。

1741252806936050058.jpg 

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郭晓旭对离退休第40党支部党员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传达了学校关工委2025年工作会的精神,并对学院关工委重点工作及获评北京市“五好”基层关工委荣誉等情况作简要介绍,高度肯定并感谢学院关工委老师过去一年的辛苦付出。她表示,今年是学校双甲子校庆,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老同志是宝贵财富,未来要充分汲取关工委老同志关于学院长远发展的宝贵经验,助力学院党建和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离退休第40党支部书记孙晓征对动科学院党委及关工委的精心组织致以深切谢意。他表示,此次通知甫发即获得老党员群体的热烈响应,20余名老同志全程参与。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学院党委选派青年师生实施“一对一”全程保障,充分体现了组织关怀的温度与精度。建议以此为契机,以党建为链强化与老同志共建交流,搭建代际交流品牌、平台,充分调动老同志智慧和热情,共同助力学院事业发展。

1741252822800065932.png 

学校关工委副主任、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孟庆翔结合新学期关工委的工作和学校关工委2025年的整体部署,建议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充分了解老同志所急、青年教师所需和广大学生所想,结合学校双甲子校庆,充分调动校友资源,扎实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务实活动。

1741252835451071023.png 

参加座谈会的不仅有刚退休的新成员,也有90岁高龄的老同志,朱玉琴、汤以文、朱晓萍、傅金銮、朴香淑、贾志海、计成、王爱国、富俊才等老师围绕人才培养、产教结合、丰富关工委活动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1741252845669075661.jpg 

学院关工委青年委员邵丽娃、刘宁表示,将充分发挥老同志与青年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配合好老先生和学院在青年教师群体更好地开展工作。

学院关工委秘书杨威对2024年开展的“铸魂强师 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活动、口述院史、暖亭行动等工作做简要汇报,并邀请老同志参加新学期“暖亭”等活动。

1741252858168003843.png 

座谈会后,青年教师“一对一”陪伴参加座谈的老同志,以及狄国忠,陈永福,张劳,陈金大,葛翔等老教师一同前往电影院,40名学生在电影院欢迎老同志入场。杨威介绍此次老中青共同观影活动背景。学院行政办公室主任、离退休工作联系人陈爽逐一介绍参加活动的老教师,同学们回以热烈掌声。

1741252866669067380.jpg 

动科学院关工委委员傅金銮说,看完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镜头一遍遍萦绕在脑海,哪吒小小的,丑丑的样子,但无所畏惧的,积极刚毅的表情反复出现在在我的面前。哪吒的经历让我感到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放弃自己,要坚定信念,勇敢地面对生活。也希望青年学生可以像哪吒一样,心怀勇气和信念,战胜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特别感谢学院党委为我们老同志组织了这次令人难忘的活动。

动科学院关工委委员朴香淑说,通过这次活动,认识了很多年轻的面孔,希望在年轻人身上。“哪吒”的成长故事,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担当。希望青年人遇到困难,不能躺平,坚定目标,勇敢挑战,敢于胜利!类似DeepSeek的AI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以创新为核心,展现年轻而强大的力量。教育要以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真本事解决问题,真正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

动科学院辅导员乔葭月说,座谈会上老同志们心系学院发展、关怀青年师生成长,作为青年教师,要传承老同志爱岗荣校精神,立足职责岗位,做好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为学生成长成才奉献力量。

动科学院组织员任珊珊说,《哪吒2》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与管理中的“双向奔赴”。影片中,李靖夫妇以无条件的接纳与引导,赋予哪吒挣脱偏见、自我定义的勇气;东海龙王从“望子成龙”到放手成全的转变,展现了教育者从“权威”到“陪伴者”的成长。高校育人工作也是如此,在未来工作中要强化思政引领,以包容之心激发学生成长内生动力,让每个“生命图谱”绽放独特光彩。

观影学生马可说,真是一次比较特别的经历,之前从来没有和这么多老先生还有同学们一起看过电影,而且还是一起看《哪吒2》!我注意到观影期间没有老同志离场,这让我十分感动。相信哪吒这部电影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也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老先生们感受到新时代青年拼搏的风采和创新的精神!

离退休第40党支部委员、动科学院关工委、在职教师、青年学生共80余人参加活动。

供稿:动科学院

供图:动科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