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促“三进”: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全覆盖进“形势与政策”课堂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学校科技小院师生给予充分肯定和殷殷嘱托,深切勉励同学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组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方式,加强理论创新和理论研讨,做好重要回信精神的学理化阐释。

以“三深”促“三进”,将重要回信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进一步打造具有“新农科”特色的高品质 “思政金课”,发挥好“形势与政策”课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一直以来,我校着力打造具有农大特色的形势与政策课程,除了在课堂上讲授规定的教学要点外,还结合学校学科特色、校史文化和发展任务,每学期在课堂上专门设置 “曲周精神”、脱贫攻坚、冬奥会等主题,通过讲授农大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农情怀,培育担当精神。

深层次学习。“为解决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脱节,科研人员与农民脱节等多层问题,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张福锁院士带领团队来到河北省曲周县,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建立了第一个科技小院”在学校组织召开“学回信,育新人”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讨会专题备课环节,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尹蛟详细讲述了科技小院的建立背景、初心与发展历程。历经15年的实践探索,发端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小院,逐渐形成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形成“党建引领,政产学研用”六方协同保障新机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实践培养,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image.png

尹蛟老师通过多个科技小院学生的生动案例,讲述了一批批优秀农科学子在科技小院的科研与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

image.png

深度融合。教学研讨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段蕾老师围绕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与授课老师开展研讨。段老师首先以“支前:淮海战役中党的人民立场”通过古今对比、启发提问、现场互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课程进行了精彩的教学示范。研讨环节,段老师带领老师们再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并就如何融入“形势与政策”教学时,提出从小题大做:建微观-中观-宏观的逻辑链条与大题小作:足够丰富、深刻、体现出多元性两个方面串联建立课程逻辑。段老师结合自身研究背景提议,授课教师可以在教授中结合党的理论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的青春故事等内容,通过先精选一个案例,讲透一个道理;再用古今中外法,比较独特之处;达到定性讲清理论,定量讲好故事的效果;最后深入挖掘精神,引领精神品质的方式展开教学。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深入讲授。教学研讨会后,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与课堂实际,全覆盖开展学习科技小院故事和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专题,各授课教师结合教学要点,结合教师个人特色,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授课队伍与思政工作队伍相融合的优势,将学习宣传贯彻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学习贯彻好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激励全体本科生努力成为堪当强国重任的时代新人,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以青春奋斗的实际行动,切实践行“请党放心,强农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学工部军事理论课与心理健康课程也将回信精神融入课程,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供稿: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

供图: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