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科学院举办“躬耕双甲传薪火,共话农大赤子情”口述院史活动

为迎接中国农业大学 120 周年双甲子校庆,深入挖掘动科学院百年优秀院史文化,传承和弘扬动科精神, 5 月 9 日,动科学院关工委指导学生党支部组织开展“人文动科 口述院史”第六期“躬耕双甲传薪火,共话农大赤子情”人物专访暨暖亭行动第一百三十三期。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教授张沅先生受邀担任访谈嘉宾,活动由畜禽繁殖博士党支部副书记翟亚莹主持。

1-全景_副本.jpg

院史访谈,回溯动科发展历程

访谈伊始,翟亚莹与张沅围绕个人经历、求学之路、学院变迁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谈及与畜牧的情缘,张沅表示单崇浩老师的关怀和班级同学的互相帮助让他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学院教授的言传身教和在实验站与动物的亲密接触的经历,更是让他领略到畜牧专业的魅力。他还分享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吴仲贤等教授的影响,逐渐明确了自己在动物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坚定了在畜牧专业深耕的决心。在谈及学校120周年校庆,张沅希望办成一场校友的盛会、学校发展再出发动员会以及宣讲农大精神的大课堂。

2-访谈_副本.jpg

3-访谈.jpg

诵读分享,涵养科研报国情怀

张沅为参会师生带来郭沫若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发言中的一段话:“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他深情寄语青年,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始终秉持脚踏实地的态度,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对待每一项研究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知识和经验。同时,要敢于突破思维的禁锢,大胆创新、积极想象。以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和敢于创新想象的勇气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诵读.jpg

交流问答,共探学科未来发展

交流环节,张沅向师生介绍“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名称源于 1993 年学校部分系撤系建院,时任系主任的他在审阅外文稿件时,发现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这个表述,觉得很合适,并最终确定为“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随后,同学们围绕学科发展、科研经验等积极提问,张沅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同学们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多参与学术交流,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强调科研要不断探索实践,敢于迈出第一步才能在未知领域突破。

5-问答.jpg

课堂讲授,领略畜牧学科魅力

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张沅先生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专业课程《动物育种学》。他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发展的论述为切入点,深入讲解动物育种学的重要地位、概念以及与遗传学的关系。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张沅先生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

6-授课1.jpg

6-授课_副本.jpg

礼物互赠,传递师生深厚情谊

动科学院党委书记郭晓旭向张沅赠送纪念相框并表示感谢。她谈到,“张沅先生多年来为学院的发展付出了诸多心血,见证了学院的成长与进步。这个纪念相框不仅是对先生今天参与活动的纪念,更是对先生为学院奉献一生的敬意。希望先生能继续关心学院的发展,也希望同学们能以先生为榜样,传承动科精神。”

张沅向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吴澳武签字赠送了自己参与编写的专业书籍,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吴澳武向张沅赠送奶牛模型和鲜花,表达同学们对张沅为我国畜牧行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9-赠送纪念_副本.jpg

7-签字赠书.jpg

8-互赠礼物_副本.jpg

畜禽繁殖博士党支部书记吴昊、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付瑶作为教师身份的学生支部书记,前期带领党支部认真设计活动环节、精心筹备活动各类事项。吴昊说道,参与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张沅先生对学院的深厚情感。他的故事让我明白,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先生为榜样,积极为师生服务,助力学院取得更大的发展。付瑶表示,张沅先生的经历是学院发展的生动写照。他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成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积极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让动科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

11-合影留念_副本.jpg

动科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钺、动物遗传育种系俞英、关工委青年委员韩博、青蓝社成员陈思睿、邢凯,关工委秘书杨威,畜禽繁殖博士党支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畜禽繁殖硕士党支部等共 50 余人参与。

供稿:动科学院

供图:动科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

分享